烟中孤屿小,柳外数星稀。
人向六桥过,僧从三竺归。
湖波月照席,竹杏风吹衣。
深夜暑还在,不嫌山雨霏。
烟中孤屿小,柳外数星稀。
人向六桥过,僧从三竺归。
湖波月照席,竹杏风吹衣。
深夜暑还在,不嫌山雨霏。
此诗描绘了西湖夜景的静谧与幽美。首联“烟中孤屿小,柳外数星稀”以烟雾缭绕中的孤岛和稀疏的星光,营造出一种朦胧而宁静的氛围。接着,“人向六桥过,僧从三竺归”则通过行人的动态与僧侣的归途,增添了生活的气息,使画面更加生动。颈联“湖波月照席,竹杏风吹衣”将月光洒在湖面上,映照在席上,微风拂过竹林和杏树,轻轻吹动衣裳,细腻地描绘了夜晚湖面的光影与自然界的轻柔互动。尾联“深夜暑还在,不嫌山雨霏”则表达了即使深夜暑气未消,也不介意山间细雨的霏霏,体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深喜爱与接纳。整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情感的融入,展现了西湖夜晚的独特魅力,以及诗人对这份宁静与美的深切感受。
染黛浮空,凝妆伫远,数峰底事含颦。
十样新眉,从他雨抹烟匀。
龙绡便面宜歌舞,看亭亭、玉骨冰神。
几销魂,翠被余香,锦瑟清尘。
如今归去湖山畔,对一川平野,一片闲云。
两两渔舟,相过桂渚兰津。
谁将玉斧*明月,柰琼楼、高处无人。
忆王孙,芳草江南,暗*残春。
晚风恶。
墙外杨花正落。
秋千罢、人在琐窗,犹怯春寒下帘幕。
多情倦绣作。
恰了棠梨半萼。
移金雁、应是自调,尽寄深情与弦索。
数声白瓴雀。
又歇拍多时,娇甚弹错。
新声旧谱多忘却。
想红香憔悴,锦书缭邈,匆匆前度见略略。
甚如在天角。
雾阁。
闭银*。
柰梦断行云,青鸟难托。
三生书记情缘薄。
记旧家歌舞,那时行乐。
桃枝人面,问酒家,负旧约。
花信风寒,绮窗深、匆匆禁烟时节。
燕子乍来,宿雨才晴,满树海棠如雪。
黛眉准拟明朝画,灯花翦、妆奁双叠。
负佳约、鹊还误报,燕应羞说。
宝镜将圆又缺。
从涩尽银簧,怕吹鸣咽。
一霎梦魂,也唤相逢,依黯断云残月。
古来多少春闺怨,看薄命、无人如妾。
软绡帕、凭谁寄将泪血
山阴赋客。
怪几番睡起,窗影生白。
缥缈仙姝,飞下瑶台,淡伫东风颜色。
微霜恰护朦胧月,更漠漠、暝烟低隔。
恨翠禽、啼处惊残,一夜梦云无迹。
惟有龙煤解染,数枝入画里,如印溪碧。
老树枯苔,玉晕冰圈,满幅寒香狼藉。
墨池雪岭春长好,悄不管、小楼横笛。
怕有人、误认真花,欲点晓来妆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