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送李学士河东转运》
《送李学士河东转运》全文
宋 / 梅尧臣   形式: 排律  押[庚]韵

重持使者节,北上太行行。

未注螭头笔,来赒塞下兵。

朱轓邦伯至,黄绶县官迎。

腊雪临关密,宵烽出堠明。

山川壮汾晋,戎马说幽并。

此地多才俊,其人不易轻。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sòngxuéshìdōngzhuǎnyùn
sòng / méiyáochén

zhòngchí使shǐzhějiéběishàngtàixíngxíng

wèizhùchītóuláizhōusāixiàbīng

zhūfānbāngbǎizhìhuángshòuxiànguānyíng

xuělínguānxiāofēngchūhòumíng

shānchuānzhuàngfénjìnróngshuōyōubìng

duōcáijùnrénqīng

鉴赏

梅尧臣的这首《送李学士河东转运》描绘了送别友人李学士前往河东转运司任职的情景。首句“重持使者节,北上太行行”表达了对李学士重任在肩、远赴边关的敬佩与祝愿,显示出他的使命重大和决心坚定。

“未注螭头笔,来赒塞下兵”暗示了李学士将要以公正无私的态度,用他的智慧和才能去救济边疆的士兵,体现了他的仁政情怀。

“朱轓邦伯至,黄绶县官迎”通过描绘地方官员的热烈欢迎,展现了李学士地位的尊崇以及当地对他到来的期待。

“腊雪临关密,宵烽出堠明”则描绘了冬季边关的景象,严寒中烽火传递着警戒,显示出边防的紧张气氛。

“山川壮汾晋,戎马说幽并”进一步赞美了河东地区雄壮的山川和悠久的战事历史,暗示了李学士将面临的挑战。

最后两句“此地多才俊,其人不易轻”是对李学士的期许,希望他在人才辈出之地能展现出非凡的能力,不被轻易低估。

整首诗以送行为线索,通过描绘环境和人物,既表达了对友人的祝福,也寓含了对边关治理的深沉思考,展现了梅尧臣深厚的文学功底和对时事的关注。

作者介绍
梅尧臣

梅尧臣
朝代:宋   籍贯:宣州宣城(今属安徽)   生辰:1002~1060

梅尧臣(1002年5月31日—1060年5月27日),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汉族,宣州宣城(今安徽省宣城市宣州区)人。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给事中梅询从子。梅尧臣初以恩荫补桐城主簿,历镇安军节度判官。于皇祐三年(1051年)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嘉祐五年(1060年),梅尧臣去世,年五十九。
猜你喜欢

偈颂一一二首·其十四

露柱多年出家,灯笼久已落发。

佛殿坚持禁戒,三门近得休歇。

大事本来平等无著,清凉满月度尽草木,丛林一似阳和齐发。

(0)

颂古六十二首·其二十三

祖佛场中不展戈,后人刚地起詨讹。

道泰不传天子令,时清休唱太平歌。

(0)

颂古六十二首·其九

挂得帆来遇便风,须臾千里到家乡。

临门上岸逢妻子,欢喜情怀不可当。

(0)

送常侍者西归省亲

本从绵竹过南方,依前归入绵竹去。

井舍犹为旧日居,山川不改当时处。

邻人见之莫惊愕,亲里欢迎断思虑。

有问南方所得时,瘦藤为我聊轻据。

(0)

送郭大夫知钜野

东归半载渔樵乐,北去三年父母来。

金马玉堂弹指入,宝楼香阁一时开。

(0)

祖师地种花及总颂四首·其三花

有种有心地,因缘花自开。

要知成果处,却笑祖师来。

(0)
诗词分类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诗人
韩菼 江万里 钱大昕 魏禧 冯梦祯 陈抟 王居安 陈寿祺 甄龙友 归子慕 刘泾 载湉 支遁 张协 蔡元定 冯延登 杨师道 刘桢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