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题秀野亭》
《题秀野亭》全文
宋 / 元绛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亭占青山口,郊原四望平。

遥林连崦黑,白水隔田明。

翠麦波涛动,飞泉剑佩轻。

长年便野趣,拟欲解尘缨。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xiùtíng
sòng / yuánjiàng

tíngzhànqīngshānkǒujiāoyuánwàngpíng

yáolínliányānhēibáishuǐtiánmíng

cuìmàitāodòngfēiquánjiànpèiqīng

chángnián便biànjiěchényīng

翻译
亭子坐落在青山之巅,视野开阔四周平原无垠。
远处的树林与山峦相连,显得深邃墨黑,清澈的河水映照着明亮的田野。
绿色的麦浪像波涛翻滚,飞流的泉水声如剑佩轻鸣。
常年生活在野外,享受自然的乐趣,我打算解开束缚尘世的官帽。
注释
亭占:亭子位于。
青山口:青山之顶。
郊原:郊外平原。
四望平:视野开阔。
遥林:远方的树林。
崦黑:山峦深黑。
白水:清澈的河水。
隔田明:映照明亮的田野。
翠麦:绿色的麦田。
波涛动:像波涛翻滚。
飞泉:飞流的泉水。
剑佩轻:声音如剑佩轻鸣。
长年:常年。
野趣:野外的乐趣。
拟欲:打算。
解尘缨:解开尘世的官帽。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的田园风光图景,充满了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和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开篇两句“亭占青山口,郊原四望平”便设置了这样一个画面:一座小亭坐落在青翠的山脚下,周围是一片开阔的原野,可以四处眺望,尽情享受大自然赋予的一切。

接下来的“遥林连崦黑,白水隔田明”进一步展现了这片风景的层次与深远。远处的森林像是黑色的绸缎连接着山峦,而清澈的河流则如同一条银练,将田野分割得错落有致。

诗人的情感在“翠麦波涛动,飞泉剑佩轻”这两句中得到释放。绿色的麦浪翻滚,仿佛海洋一般,而清脆的泉水声响,如同佩带上的玉石相击,发出悦耳的声音。这不仅是自然景观的描绘,也是诗人内心境界的一种写照。

最后,“长年便野趣,拟欲解尘缨”表达了诗人对久居乡野、远离尘世的向往。他们希望长久地享受这种宁静与自然的交融,摆脱尘嚣俗世的羁绊,找到心灵的安宁所在。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景物描写和深邃的情感抒发,展现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热爱以及对于精神自由的追求。

作者介绍
元绛

元绛
朝代:宋

元绛(1008—1083),字厚之,钱塘人,一说字厚之。北宋大臣、文学家。祖籍南城县东兴乡苏源村(今江西省黎川县荷源乡苏源村)人,祖父元德昭为五代吴越丞相,遂为钱塘(今浙江杭州)人。生于宋真宗大中祥符元年,生而敏悟,5岁能作诗。以廷试误赋韵,得学究出身。再举登第,调江宁推官。迁江西转运判官,知台州。侬智高反岭南,宿军邕州;绛供军饷有功。累迁翰林学士,拜参知政事。后罢知颍州,以太子太保致仕。
猜你喜欢

送梅学密赴并州

连天橐笔侍天台,始见东方画隼开。

路避晚风崤外转,人瞻冬日绛中来。

笳箫后队联幽侠,璧马中军聘楚材。

自昔河东股肱地,不应归节叹淹徊。

(0)

送杨子奇赴辟潭渊

老避嘲师昼不眠,喜闻书辟冠初筵。

车陪魏馆鸣笳路,食对何侯下箸钱。

使驿马归催露檄,学帷鳣堕晦馀编。

知君此举伸知己,宁似他人有一天。

(0)

祗役道中二首·其二

絮乱东风急,花飞杂树稠。

离家王粲恨,赠妇彦先愁。

樵浦连樯度,旗亭数盖留。

痴人了官事,归钓误楂头。

(0)

直舍

南荣曝腹饫黄粱,卧看春晖上缥墙。

有位乘轩惭野鹤,出钱邀沐羡山郎。

神交自爱蘧蘧适,怪事非论咄咄狂。

瓠窍不穿樗质散,只应何用是吾乡。

(0)

琼花

唐昌观中树,曾降九天人。

銮驾久何许,雪英如旧春。

岂无遗佩者,来效捧心颦。

(0)

湖上·其二

湖上烟光九月天,于今墟落古西偏。

风波罢后汀洲静,两两凫鹥曝翅眠。

(0)
诗词分类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诗人
刘崧 贾昌朝 黄福 陈文龙 王清惠 聂胜琼 木青 梅之焕 张昪 蔡薿 黎培敬 吴迈远 刘铉 毕士安 季芝昌 陈康伯 裴休 秦湛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