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少尝遭大户嗤,病中全是独醒时。
三年鲁望自怜赋,万祀渊明真止诗。
破戒忽传云露法,赏心仍把雪梅枝。
一杯未问长生事,先罥蛛尘药裹丝。
饮少尝遭大户嗤,病中全是独醒时。
三年鲁望自怜赋,万祀渊明真止诗。
破戒忽传云露法,赏心仍把雪梅枝。
一杯未问长生事,先罥蛛尘药裹丝。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范成大的作品《云露》,主要表达了作者在饮酒中的独特感受和心境。首句“饮少尝遭大户嗤”,描绘了诗人因饮酒不多而常被豪饮者轻视的情景,暗示了他的清高孤傲。接着,“病中全是独醒时”进一步强调了他在身体不适时依然保持清醒,可能暗指他对世事的洞察力。
“三年鲁望自怜赋,万祀渊明真止诗”两句,诗人以陶渊明(字渊明)自比,表达了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和对自己诗歌创作的自我肯定。鲁望是唐代诗人韦应物的字,这里用来指代隐逸的生活态度;“万祀渊明真止诗”则赞美陶渊明的诗歌如止水般宁静深沉。
“破戒忽传云露法,赏心仍把雪梅枝”写诗人忽然领悟到超脱世俗的禅宗佛法,同时借雪梅的高洁来寄托自己的品格追求。最后,“一杯未问长生事,先罥蛛尘药裹丝”以饮酒结束,表面上看似不问长生,实则寓含对生命的深刻思考,蜘蛛尘和药裹丝则象征着世事纷扰和人生的短暂。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饮酒这一日常行为,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孤独、清高以及对理想生活的追求,同时也流露出对人生哲理的深沉反思。
里中上大人谁大。人上大、仁难作。
八十六翁闲处坐。小生懒惰,近来高卧。
忘却今朝贺。甲申还是连珠么。剩有老人星一个。
白发朱颜堪婆娑。灵光殿火,昆明劫过。
角绮园黄我。
洞房停烛,似新岁,数到上元时节。
一盏屠苏千岁酒,添得新人罗列。
昨日迎长,今朝献寿,赏团团佳月。
永和春好,用之不竭嘉客。
见说海上归来,有如瓜大枣,无人分得。
六十二三刘梦得,输与香山乐色。
菱谷二绡,杨枝春草,歌舞琵琶笛。
只愁元日,玉龙催上金驿。
凉月如冰,素涛翻雪,人世依约三更。
扁舟乘兴,莫计水云程。
忽到一洲奇绝,花无数、多不知名。
浑疑是,芙蓉城里,又似牡丹坪。
蓬莱,应不远,天风海浪,满目凄清。
更一声铁笛,石裂龙惊。
回顾尘寰局促,挥袂去、散发骑鲸。
蘧蘧觉,元来是梦,钟动野鸡鸣。
屈指耆英,谁似得、三朝元老。
尚留个、管夷吾在,何忧江表。
世道方占公出处,裔夷争问今年貌。
怎不移、此手整乾坤,长闲了。灵寿却,斑衣绕。
如瓶李,如瓜枣。把禅龛闭定,怕蒲轮到。
师尚父年浑未艾,中书令考犹为少。
看画盆、岁岁浴曾玄,添怀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