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丘龙卧浪冥冥,瓜步云回海树青。
风尘重问焦光洞,读罢华阳瘗鹤铭。
焦丘龙卧浪冥冥,瓜步云回海树青。
风尘重问焦光洞,读罢华阳瘗鹤铭。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游览焦山时所见的壮丽景色与深沉的历史感。首句“焦丘龙卧浪冥冥”以龙卧波涛暗喻焦山的神秘与古老,仿佛一条巨龙潜伏于波浪之中,隐匿着历史的秘密。次句“瓜步云回海树青”则展现了焦山周围云雾缭绕、海树葱郁的自然美景,云回暗示了时间的流转与空间的变换。
接着,“风尘重问焦光洞”一句,表达了诗人对焦山历史文化的追思与探索之意。焦光洞可能是指与焦山相关的某个历史遗迹或传说中的洞穴,诗人通过“重问”二字,流露出一种探寻过去、感悟历史的深情。最后,“读罢华阳瘗鹤铭”则点明了诗人不仅欣赏了自然风光,还沉浸在对华阳瘗鹤铭这一文化遗产的阅读与思考中。华阳瘗鹤铭是古代碑刻艺术的珍品,蕴含着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读之让人感受到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历史沧桑。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景物描写和历史文化的融入,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赞叹以及对历史文化的深刻思考,体现了明代文人对于山水与人文之间关系的独特见解。
瀛海无因泛,昆丘岂易寻。
数峰聊在目,一境暂清心。
悦彼松柏性,爱兹桃李阴。
列芳凭有土,丛干聚成林。
信矣子牟恋,归欤尼父吟。
暗香兰露滴,空翠蕙楼深。
负鼎位尝忝,荷戈年屡侵。
百城烦鞅掌,九仞喜岖嵚。
巴汉溯沿楫,岷峨千万岑。
恩偏不敢去,范蠡畏镕金。
东山宿昔意,北征非我心。
孤负平生愿,感涕下沾襟。
暮登蓟楼上,永望燕山岑。
辽海方漫漫,胡沙飞且深。
峨眉杳如梦,仙子曷由寻。
击剑起叹息,白日忽西沈。
闻君洛阳使,因子寄南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