轺车乍息入都门,谊辱铨卿特见援。
已叨文饮陪诸老,况直佳辰届上元。
明月照帘翻舞袖,清歌按节缓芳尊。
却思当日咨询处,愁剧逢人说塞垣。
轺车乍息入都门,谊辱铨卿特见援。
已叨文饮陪诸老,况直佳辰届上元。
明月照帘翻舞袖,清歌按节缓芳尊。
却思当日咨询处,愁剧逢人说塞垣。
这首诗描绘了一场在元宵佳节举办的宴会,诗人孙承恩以和诗的形式表达了对宴会的感慨。首句“轺车乍息入都门”描绘了宴会开始前的场景,轺车停歇于京城之门,预示着宴会即将开始。接着,“谊辱铨卿特见援”一句,诗人自谦地表示自己受到高官的特别邀请,暗示宴会的规格与重要性。
“已叨文饮陪诸老,况直佳辰届上元”两句,诗人表达了对能与众多文士共度佳节的荣幸,以及对元宵节这一传统节日的重视。接下来,“明月照帘翻舞袖,清歌按节缓芳尊”描绘了宴会中月光洒满房间,舞者轻盈舞动,歌声悠扬,人们举杯畅饮的欢乐场景。这些细节生动地展现了宴会的热闹与高雅。
最后,“却思当日咨询处,愁剧逢人说塞垣”两句,诗人转而思考起宴会背后的深意,可能是指宴会不仅是欢聚一堂的时刻,也是官员们交流政事、商讨国事的场合。诗人在此表达了对国家事务的忧虑,以及在享受宴会的同时,不忘国家责任的心情。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宴会的场景描绘,既展现了古代文人士大夫的生活情趣,也反映了他们对于国家大事的关注与忧虑,是一首兼具生活气息与社会责任感的作品。
白猿如老人,倒骑三足龟。
结洞王屋山,虹梁雾为扉。
密林纷素葩,彻夜光琉璃。
虽无青鸾鸣,玉音静相霏。
或即方回子,服朮面有辉。
供职西那国,师事赵升期。
偶然阅尘劫,换形世间栖。
枯槁木石容,苶然遭疑嗤。
贪生守烦障,平旦皆昏蒙。
眢井千丈深,绠短谁测穷?
昆崙岂真西,扶桑未为东。
须知羲娥家,不在乾坤中。
至人体群物,在有罔不容。
多浊而少清,安能协之同?
汝为石中玉,吾以砺相攻。
宝此龙篆书,待籍灵霄宫。
灵霄上无上,万瑟锵神风。
自然还无名,湛寂玄元宗。
块然体难变,五岳苦顽聋。
眇想求引援,仅受秦皇封。
吾行须万年,还视尔颜童。
荒山人稀独路小,重云欲塞劲风扫。
脚跟败叶枯警秋,眉底微岚清揭晓。
谁知天色当暮时,疾鸟过天无一迟。
不深涧曲已如墨,最上峰头略有晖。
鸟尽天冥远钟响,我以孤心收万象。
暗疑海气束波涛,低见星河压草莽。
醉僧携烛岩缺行,顾我而笑还相惊。
世间万事那可道,风雨空山有甲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