饱食知自羞,创论相耸谀。
主将寡真识,贴耳受其愚。
发帑同运泥,不复量所需。
操阃虽有权,在网势实孤。
大旗翻冻云,万乌绕营趋。
磨盾俟奏功,往者正延纡。
饱食知自羞,创论相耸谀。
主将寡真识,贴耳受其愚。
发帑同运泥,不复量所需。
操阃虽有权,在网势实孤。
大旗翻冻云,万乌绕营趋。
磨盾俟奏功,往者正延纡。
这首诗《后从军诗五章(其三)》由清代诗人姚燮所作,通过描绘从军生活中的种种现象,反映了战争与人性的复杂关系。
首句“饱食知自羞”,开篇即点明了士兵在饱食之后的自我反思,暗示了他们对自身处境的清醒认识。接着,“创论相耸谀”一句,揭示了士兵之间为了生存而相互吹捧、夸大其词的现象,形象地描绘出战时环境下的生存策略和人际关系的微妙变化。
“主将寡真识,贴耳受其愚”则揭露了将领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容易被下属误导,做出错误决策的情况。这种现象不仅反映了领导力的问题,也体现了信息流通与决策执行之间的矛盾。
“发帑同运泥,不复量所需”描述了军队在物资分配上的混乱状态,士兵们不分轻重地搬运物资,忽视了实际需求,这既是对资源浪费的讽刺,也是对战争中后勤管理不善的批判。
“操阃虽有权,在网势实孤”进一步揭示了将领在权力与孤立之间的矛盾。尽管拥有指挥权,但面对复杂的战场环境和多变的局势,将领往往感到孤立无援,难以有效应对挑战。
“大旗翻冻云,万乌绕营趋”以生动的比喻描绘了战场上的紧张气氛,大旗在寒冷的云层中飘扬,象征着战争的残酷与不可预测性,而围绕营地的乌鸦则预示着死亡与不安。
最后,“磨盾俟奏功,往者正延纡”表达了士兵们在艰苦环境中等待胜利的决心,同时也暗示了战争的漫长与艰难,以及士兵们对于未来的不确定感。
整体而言,这首诗深刻地反映了战争背景下的社会现实、人性的复杂性和战争的残酷性,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刻的思考,展现了诗人对战争及其影响的深刻洞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