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挽李山房》
《挽李山房》全文
宋 / 徐集孙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阳]韵

吟誉先君者,多埋葛岭傍。

几年千里客,一夕九原伤。

琴砚遗儿远,棺衾得友偿。

玉楼天上事,应有旧山房。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wǎnshānfáng
sòng / sūn

yínxiānjūnzhěduōmáilǐngbàng

niánqiānjiǔyuánshāng

qínyànéryuǎnguānqīnyǒucháng

lóutiānshàngshìyìngyǒujiùshānfáng

注释
吟誉:赞美。
先君:先父。
葛岭:地名,可能指某处墓地。
千里客:长期在外的游子。
九原:古代对死者的称呼,代指墓地。
琴砚:乐器和文具,常用于寄托哀思。
儿远:远方的孩子。
棺衾:棺材和寿衣,指丧葬用品。
友偿:朋友帮忙料理后事。
玉楼:华丽的楼阁,常比喻仙境或高贵生活。
旧山房:故乡的老房子,代指过去的记忆。
翻译
赞美先父的人,大多埋葬在葛岭附近。
多年在外漂泊的游子,一夜之间面对故人的离世感到悲伤。
琴和砚台留给远方的孩子,而棺木和衣物则由朋友来料理。
如同在天上的玉楼往事,应该也有他故乡的记忆留存。
鉴赏

这首宋诗《挽李山房》是徐集孙所作,表达了对故人李山房深深的哀悼之情。首句“吟誉先君者”暗示了李山房生前才华出众,受到人们的赞美;“多埋葛岭傍”则描绘了他的墓地所在,暗示了他与葛岭的深厚联系。接下来,“几年千里客”感慨逝者生前的漂泊生涯,“一夕九原伤”则表达了诗人对突然离世的悲痛和对亡者的深切怀念。

“琴砚遗儿远”表达了对李山房身后留下的孤儿寡母的关怀,以及对他的教育遗产的追忆;“棺衾得友偿”则道出了朋友间的深情厚谊,即使在生死离别后,这份情谊仍得以延续。最后两句“玉楼天上事,应有旧山房”寓言式地表达了诗人对李山房灵魂归宿的想象,暗示他在天上有自己的居所,如同旧时山房一般,寄托了诗人对故人的深深怀念和对美好人格的敬仰。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真挚,语言朴素,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沉的感慨,展现了对故人的深深哀思和对友情的珍视。

作者介绍

徐集孙
朝代:宋

徐集孙,字义夫,建安(今福建建瓯)人。理宗时尝在临安作过小官(《休日招李山房杜北山访渭滨秋浦于孤山》“不枉微官客日边”),退居后名其居室为竹所。有《竹所吟稿》。事见《南宋文范作者考》卷下。 徐集孙诗,以汲古阁影宋抄《南宋六十家小集》本为底本,参校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两宋名贤小集》本(简称名贤集)、顾氏读画斋刊《南宋群贤小集》本(简称群贤集)。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猜你喜欢

弘恩寺二首·其一

兰若康衢侧,往来路必经。

松门宛旧识,莲梵亦堪听。

佛岂较今昔,物皆肖色形。

东轩更幽绝,片刻为延停。

(0)

雨中观瀑

涌翠岩边水阁宜,清秋雨共瀑帘垂。

澄观契妙恰于此,摛藻成吟又一时。

点滴难分光上下,溟濛一合相然疑。

是声是色是空寂,今昔何须每繫思。

(0)

题董邦达西江胜迹十二首·其一滕王阁

帝子长洲烟水渺,仙人旧馆画图新。

千秋风月是公物,一晌披探即胜因。

拟看西山将作雨,谁怜舞席久生尘。

片帆风利江楼近,似送龙门作记人。

(0)

题静明园十六景·其六绣壁诗态

绝壁幻云烟,时开锦绣然。

名家空藻缋,大块不雕镌。

留此千年意,居然四十贤。

曹刘如降格,知复定谁先。

(0)

山村即景·其一

兰衢侵晓点繁霜,马上羊裘尚觉凉。

日出旋烘一谷暖,黄绵袄子遍田庄。

(0)

避暑山庄三十六景诗·其二十二莺啭乔木

山深悦鸟性,乔木早迁莺。

最爱清和节,频闻睍睆声。

双柑思旧韵,一部锡新名。

欹案观宵雅,嘤嘤倍有情。

(0)
诗词分类
初中必背 高中必背 秋天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诗人
虞世南 叶绍翁 王粲 郭嵩焘 贯云石 邢昉 张华 殷云霄 王僧孺 陈德武 翁承赞 李因笃 程文海 高克恭 齐之鸾 魏源 欧阳詹 法式善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