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间老屋倚嶙峋,有水潺湲有石磷。
独惜饮甘乐饥者,率为方外比丘人。
三间老屋倚嶙峋,有水潺湲有石磷。
独惜饮甘乐饥者,率为方外比丘人。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略带荒凉的乡村景象。首句“三间老屋倚嶙峋”以简练的语言勾勒出几间老旧房屋依附于峭壁之上的场景,透露出一种岁月沧桑感。接着,“有水潺湲有石磷”进一步丰富了画面,潺潺流水与嶙峋石头相映成趣,增添了自然的生机与动态美。
后两句“独惜饮甘乐饥者,率为方外比丘人”,则转向对居住于此的隐士或僧侣的描述。诗人表达了对这些“饮甘乐饥”的人即那些甘于清贫、享受自然之美的隐士或僧侣的钦佩之情。他们不为世俗所累,选择在这样的环境中生活,过着与世隔绝的生活,被视为超脱尘世的“方外比丘人”。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描绘自然风光和隐居者的形象,传达了对简单生活和自然和谐的向往,以及对超然物外精神境界的赞美。
秋楹风翏翏,寒蟀助无寐。
昏灯回淡月,行□翩然至。
饥马带尘色,林鸦响檐翅。
世乱少归人,流离此身悴。
岂无故山田,荒秽非吾事。
恩深义何怨,不落还乡泪。
仓黄隔宵语,四更古虫唳。
千山万山雁,三年无一字。
白雪下高岭,千峰互绸缪。
青山戴逵宅,剡水东北流。
鼓琴动众响,山水俱悠悠。
长啸倚茂林,风流怀子猷。
雪夜理孤棹,乘兴归扁舟。
我行岁云暮,雨雪滞离忧。
萧寺聊寄踪,无竹焉能留。
买山倘有期,相从步岩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