淋漓元气楚天秋,湘浦琅玕翠欲流。
粉节娟娟含雨长,烟梢隐隐拂云稠。
醉中卧听寒声远,吟里看连暮色浮。
玉辇不知何处去,苍梧渺渺使人愁。
淋漓元气楚天秋,湘浦琅玕翠欲流。
粉节娟娟含雨长,烟梢隐隐拂云稠。
醉中卧听寒声远,吟里看连暮色浮。
玉辇不知何处去,苍梧渺渺使人愁。
此诗描绘了一幅潇湘烟雨图,淋漓尽致地展现了楚天秋日的壮丽景色。首句“淋漓元气楚天秋”以“淋漓”二字开篇,生动描绘了秋日楚天的豪迈与大气。接着,“湘浦琅玕翠欲流”一句,将湘江之畔的翠竹比作流动的绿色,形象地表现了竹林的生机勃勃。
“粉节娟娟含雨长,烟梢隐隐拂云稠。”这两句进一步描绘了竹子在雨中的生长状态和与云雾交织的景象,细腻地展现了自然界的和谐与美丽。通过“粉节”、“娟娟”等词语,诗人赋予了竹子以女性般的柔美与细腻。
“醉中卧听寒声远,吟里看连暮色浮。”这两句则从听觉和视觉的角度,描绘了诗人沉浸在自然美景中的状态。在醉意朦胧中,诗人倾听远处的寒声,感受自然的宁静;在吟诵中,他凝视着连绵不绝的暮色,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深深陶醉。
最后,“玉辇不知何处去,苍梧渺渺使人愁。”这两句以历史典故收尾,借古喻今,表达了对美好事物逝去的感慨和对未来的忧虑。玉辇象征着过去的辉煌,而苍梧则引申出对远方或未知的向往与担忧。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和情感的深沉表达,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热爱以及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长江一色楚天南,别绪无端梦与参。
百岁逢君能有几,两仪添我便成三。
洞阳日暮谁辞醉,陋巷风光只自甘。
极目湖山秋万里,锦衣何处觅归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