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累夕梦大人归里·其一》
《累夕梦大人归里·其一》全文
明 / 彭孙贻   形式: 古风

秋楹风翏翏,寒蟀助无寐。

昏灯回淡月,行□翩然至。

饥马带尘色,林鸦响檐翅。

世乱少归人,流离此身悴。

岂无故山田,荒秽非吾事。

恩深义何怨,不落还乡泪。

仓黄隔宵语,四更古虫唳。

千山万山雁,三年无一字。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深夜独处,思绪万千的情景。首句“秋楹风翏翏,寒蟀助无寐”以秋风和寒蟀的声音衬托出夜晚的寂静与孤独,暗示了诗人内心的愁苦。接着,“昏灯回淡月,行□翩然至”通过昏暗的灯光和淡月的映照,营造了一种朦胧而凄凉的氛围,仿佛是诗人内心世界的写照。

“饥马带尘色,林鸦响檐翅”两句,通过马的饥渴和林鸦的啼叫,进一步渲染了环境的荒凉与凄清,同时也反映了诗人的生活状态和心境。接下来,“世乱少归人,流离此身悴”表达了在动荡的时代中,很少有人能够安定地生活,诗人自己也因流离失所而身心俱疲。

“岂无故山田,荒秽非吾事”一句,诗人似乎在反思自己的处境,虽然有故乡的田园可以回归,但那已经荒废,不再是他的责任。这既是对现实的无奈,也是对过去生活的怀念。

“恩深义何怨,不落还乡泪”表达了诗人对故乡深厚的情感,即使心中有怨,也不愿轻易落泪,体现了他对家乡的深情与不舍。

最后,“仓黄隔宵语,四更古虫唳。千山万山雁,三年无一字”则以夜深人静时的对话、远处传来的虫鸣以及远方大雁的飞翔,以及三年来未曾收到的家书,进一步强化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之情,以及长时间远离家乡的孤独与寂寞。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诗人面对动荡时代、远离故乡的复杂心情,以及对家乡深深的眷恋与思念。

作者介绍
彭孙贻

彭孙贻
朝代:明   字:仲谋/羿仁   号:茗斋   籍贯:浙江海盐武原镇(今浙江海盐市)人   生辰:1615~1673年

彭孙贻(1615~1673年),字仲谋,一字羿仁,号茗斋,自称管葛山人,浙江海盐武原镇(今浙江海盐市)人。明末清初学者,彭孙遹从兄,南明隆武朝太常寺卿彭观民之子。 
猜你喜欢

题沃洲吕侍御画四首·其四辋川积雨

王维习静更能诗,兴在空林积雨时。

不厌苦吟生白发,自教阴木啭黄鹂。

(0)

山游会周张二大尹同宴飞来山得峰字

交游时节幸过逢,更有仙台碧树重。

地迥不厌倾斗酒,眼明偏是见高峰。

云移隔浦开千嶂,人倚青天似二龙。

闻道县庭公事简,暂教轩盖一从容。

(0)

寄骆容山

江树浃辰欢奉觏,江蓑转棹逐人哀。

君今独啸王郎宅,我亦长歌伯禹台。

世上风云谁可拟,山中物色尽兴猜。

祇令共结兰亭社,醉倒花前白玉杯。

(0)

送李使君考绩之京

三年佐郡节旄雄,四海声名在镜中。

今日驱车就岐路,何人不奏管弦风。

(0)

风雨往三江送郑梧野还歙

高士怀名赏,偏乘风雨来。

秋声清鼓吹,霁色映楼台。

杨柳吹将折,芙蓉润欲开。

送君如浦水,临发更徘徊。

(0)

游仙诗三首·其一

乾坤真鼎气,日月自炉锤。

一得调元手,千秋正气绥。

褊心亏旷达,小智骋雕追。

谁识真仙道,天然理自随。

(0)
诗词分类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诗人
杜充 曹仁虎 张潮 席豫 陆贽 卢熊 王琚 顾众 司马承祯 许稷 何焯 谢混 鸠罗摩什 可朋 金俊明 陈文述 贺兰进明 虞仲文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