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楹风翏翏,寒蟀助无寐。
昏灯回淡月,行□翩然至。
饥马带尘色,林鸦响檐翅。
世乱少归人,流离此身悴。
岂无故山田,荒秽非吾事。
恩深义何怨,不落还乡泪。
仓黄隔宵语,四更古虫唳。
千山万山雁,三年无一字。
秋楹风翏翏,寒蟀助无寐。
昏灯回淡月,行□翩然至。
饥马带尘色,林鸦响檐翅。
世乱少归人,流离此身悴。
岂无故山田,荒秽非吾事。
恩深义何怨,不落还乡泪。
仓黄隔宵语,四更古虫唳。
千山万山雁,三年无一字。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深夜独处,思绪万千的情景。首句“秋楹风翏翏,寒蟀助无寐”以秋风和寒蟀的声音衬托出夜晚的寂静与孤独,暗示了诗人内心的愁苦。接着,“昏灯回淡月,行□翩然至”通过昏暗的灯光和淡月的映照,营造了一种朦胧而凄凉的氛围,仿佛是诗人内心世界的写照。
“饥马带尘色,林鸦响檐翅”两句,通过马的饥渴和林鸦的啼叫,进一步渲染了环境的荒凉与凄清,同时也反映了诗人的生活状态和心境。接下来,“世乱少归人,流离此身悴”表达了在动荡的时代中,很少有人能够安定地生活,诗人自己也因流离失所而身心俱疲。
“岂无故山田,荒秽非吾事”一句,诗人似乎在反思自己的处境,虽然有故乡的田园可以回归,但那已经荒废,不再是他的责任。这既是对现实的无奈,也是对过去生活的怀念。
“恩深义何怨,不落还乡泪”表达了诗人对故乡深厚的情感,即使心中有怨,也不愿轻易落泪,体现了他对家乡的深情与不舍。
最后,“仓黄隔宵语,四更古虫唳。千山万山雁,三年无一字”则以夜深人静时的对话、远处传来的虫鸣以及远方大雁的飞翔,以及三年来未曾收到的家书,进一步强化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之情,以及长时间远离家乡的孤独与寂寞。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诗人面对动荡时代、远离故乡的复杂心情,以及对家乡深深的眷恋与思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