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雪下高岭,千峰互绸缪。
青山戴逵宅,剡水东北流。
鼓琴动众响,山水俱悠悠。
长啸倚茂林,风流怀子猷。
雪夜理孤棹,乘兴归扁舟。
我行岁云暮,雨雪滞离忧。
萧寺聊寄踪,无竹焉能留。
买山倘有期,相从步岩幽。
白雪下高岭,千峰互绸缪。
青山戴逵宅,剡水东北流。
鼓琴动众响,山水俱悠悠。
长啸倚茂林,风流怀子猷。
雪夜理孤棹,乘兴归扁舟。
我行岁云暮,雨雪滞离忧。
萧寺聊寄踪,无竹焉能留。
买山倘有期,相从步岩幽。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彭孙贻在会稽地区的游历与感悟。诗中以白雪覆盖的高山、千峰相连、青山环绕、剡水蜿蜒流淌的自然景象开篇,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壮丽的氛围。接着,诗人通过描述自己在这样的环境中弹琴、长啸、倚靠茂林,以及乘兴归舟的情景,展现了他与自然和谐共处、心灵自由的状态。
“鼓琴动众响,山水俱悠悠”,琴声悠扬,似乎与周围的山水融为一体,营造出一种超脱尘世的宁静感。“长啸倚茂林,风流怀子猷”,诗人借古人的风雅行为,表达了自己对自然之美的欣赏和对古代文人风度的向往。“雪夜理孤棹,乘兴归扁舟”,在雪夜中独自驾舟,随兴而归,体现了诗人追求自由、不拘一格的生活态度。
最后,“我行岁云暮,雨雪滞离忧”,随着岁月的流逝,诗人因旅途中的风雨和离愁别绪而感到忧郁。然而,他并未沉溺于此,而是选择暂时寄身于萧寺,寻找心灵的慰藉。诗人在结尾处表达了对未来的期待,希望有机会买山隐居,与自然更深层次地亲近,过上更加自由自在的生活。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和诗人内心情感的深刻揭示,展现了明末清初时期文人对于自然美的追求、对自由生活的向往以及对个人命运的反思。
噫天公忒煞。无好恶、颠倒随时赍发。谁能免庞杂。
算从前天理,人情王法。凭伊抑捺。
似将来、一笔都抹。
有颜回短命,孔子阨穷,盗蹠华发。
道得往因簿注,果报缘悭,影形相荅。尤难省达。
张公罪,李公罚。
许多时隔了,前生夙世,若个于中证察。
使先生、佩剑冲星,每教自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