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门寂寞汝思家,礼别云房下九华。
爱向竹栏骑竹马,懒于金地聚金沙。
添瓶涧底休招月,烹茗瓯中罢弄花。
好去不须频下泪,老僧相伴有烟霞。
空门寂寞汝思家,礼别云房下九华。
爱向竹栏骑竹马,懒于金地聚金沙。
添瓶涧底休招月,烹茗瓯中罢弄花。
好去不须频下泪,老僧相伴有烟霞。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禅师在深山中与一位童子告别的情景。"空门寂寞汝思家"表达了 禅师对童子的关心和不舍之情,童子即将离开这个清净的环境回到俗世。"礼别云房下九华"则是描述童子离别禅堂的情景,云房象征着高远和仙境,九华或许暗指深山。
"爱向竹栏骑竹马"一句生动地描绘了童子在 禅院中嬉戏的场景,竹马是儿童游戏的一种方式,这里也隐喻了童子纯真无暇的心性。"懒于金地聚金沙"则显示出禅师对于俗世财富的超脱态度,金地和金沙都是财富的象征,但在禅者的眼中却显得索然无味。
"添瓶涧底休招月"是诗人对童子的叮咛,希望他不要被外界的诱惑所迷惑,如同不需要刻意去吸引山涧中的明月。"烹茗瓯中罢弄花"则是在描述禅师和童子共同的生活片段,他们一起品茶,享受简单的快乐。
最后两句"好去不须频下泪,老僧相伴有烟霞"表达了对童子的祝福,希望他能够顺利地离开,不必过于哀伤。同时,诗中透露出禅师与童子之间深厚的情谊,即使分别,也会有烟霞般的美好回忆作为陪伴。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和生动的意象,展现了一个充满诗意和禅意的离别场景,同时也反映出了诗人对佛法的理解和生活的态度。
浮云散,天似碧琉璃。
月正是、上弦时。
姮娥蟾兔俱何在,广寒宫殿不应亏。
这神功,千万世,有谁知。
甚知解、催人须鬓老。
更不算、将人情绪恼。
撺掇酒,撼摇诗。
山头望伴疏星落,庭前看照好花移。
夜无眠,应笑我,怎如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