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菊当有诗,有诗当有菊。
无菊诗何工,无诗菊亦俗。
采采南山隈,清香愿盈掬;
不见古高人,吟诗三往复。
柴桑处士家,隐者花为族。
有菊当有诗,有诗当有菊。
无菊诗何工,无诗菊亦俗。
采采南山隈,清香愿盈掬;
不见古高人,吟诗三往复。
柴桑处士家,隐者花为族。
这首清代郑用锡的《赏菊》诗,以菊花和诗歌为主题,表达了诗人对菊花的热爱以及对高雅文化的追求。首句“有菊当有诗,有诗当有菊”强调了菊花与诗歌的相得益彰,暗示菊花不仅是视觉上的享受,更是精神寄托的象征。接下来,“无菊诗何工,无诗菊亦俗”进一步阐述了两者之间的关系,没有菊花的诗显得不完整,而没有诗的菊花则缺乏文化内涵,显得平凡。
诗人接着描绘了在南山采摘菊花的情景,“采采南山隈,清香愿盈掬”,通过“采”和“盈掬”两个动作,展现了对菊花的喜爱和珍视,以及从中感受到的自然之美的愉悦。最后两句“不见古高人,吟诗三往复”借古人对菊花的钟爱,表达了诗人对高尚品格的向往,以及对诗歌意境的反复品味。
整体来看,这首诗语言简洁,意境深远,将菊花与诗人的精神世界紧密相连,体现了诗人对高雅生活和传统文化的崇尚。
巉然绝壑临招提,仰视疑欲干晴霓。
林峦献状还左右,烟云变相随高低。
少日登高不惮远,喘汗赪颜如夏畦。
却凭轩槛认行处,一览不待穷攀跻。
爱山愿作此轩客,饥火驱出仍东西。
青衫乌帽犯尘土,梦想春绿浮凫鹥。
归寻舟刻剑已往,扁榜仅能存旧题。
道人知我若有失,更附山房拂栱梯。
方欣胜观还昔时,忽讶妙语来磻溪。
茫茫六合有安宅,恍悟十年行路迷。
甘与山僧为逆旅,自使妇姑相勃溪。
暗明通壅悉还汝,无所还者吾其栖。
但惭屋上复加屋,空费囊中金袅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