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少当场曲未终,忽惊芳信罢帘栊。
楚山蝶梦云俱冷,湖水鸳波月乍空。
即有香痕应化碧,徒留弦管自销红。
沈郎多少胭脂泪,零落春风夜雨中。
年少当场曲未终,忽惊芳信罢帘栊。
楚山蝶梦云俱冷,湖水鸳波月乍空。
即有香痕应化碧,徒留弦管自销红。
沈郎多少胭脂泪,零落春风夜雨中。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年轻男子在宴会上突然得知心爱女子离去的消息后的情感波动。首联“年少当场曲未终,忽惊芳信罢帘栊”以“曲未终”暗示宴会仍在进行,而“忽惊芳信”则突显出女子离去的消息来得如此突然,让男子措手不及,不得不中断宴乐,关闭帘栊,内心充满了震惊与哀伤。
颔联“楚山蝶梦云俱冷,湖水鸳波月乍空”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将女子的离去比作梦境的破碎和湖面鸳鸯的离散,通过“云俱冷”、“月乍空”的描写,营造出一种凄凉、清冷的氛围,表达了男子对失去爱情的深切哀痛。
颈联“即有香痕应化碧,徒留弦管自销红”进一步深化情感,将女子留下的痕迹比喻为碧绿的香痕,即使这些痕迹依然存在,但它们却无法挽回逝去的爱情,只能让弦管的音乐在红颜消逝后独自哀叹,表达了一种无力回天的无奈和哀愁。
尾联“沈郎多少胭脂泪,零落春风夜雨中”以沈约(沈郎)的典故,象征着男子因失去爱人而流下的泪水,如同春风吹拂、夜雨淋漓,形象地描绘了男子内心的痛苦与哀伤,以及时间流逝中情感的消逝。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场景、意象的细腻描绘,深刻展现了主人公在面对爱人离去时的复杂情感,既有对美好时光的追忆,也有对失去的哀痛,以及对未来无尽的孤独感,情感丰富,意境深远。
又春到了,听三叠阳关,行人如醉。
云山阻隔,杨柳故园青未。回首长江无际。
又说甚、六桥流水。枕前迷却乡魂,花里频迟归计。
不见钟山风味。羡月下笙歌,云中环佩。
羁栖结伴,只有双双燕子。音信天涯难寄。
但认著、吴头楚尾。短吟写就长笺,窗外落红溅泪。
罗袂怯西风,玉露初零,琼花暗落。
一片珠帘,对寒梧画阁。
陇首秋云初黯澹,天边鸣雁长飘泊。
最堪怜处,楚簟凉生,孤睡何曾著。
吴天凝望远,无限水驿山郭。
目送云中,甚雁书堪托。
往事空怜韩掾少,新欢已负秦楼约。
七弦琴上,私傅语女床鸾鹤。
疏林渐秃。正翠竹晚寒,深院人独。
记得羞蛾乍见,鬓烟低绿。
缠绵金缕秋娘恨,散相思、酒边哀曲。
可怜无奈,一更更鼓,替伊匆促。自送了、花阴绣毂。
怅芳草凄迷,空忆裙幅。忍数清辉,三五艳龄十六。
袖中留取烟罗帕,断肠诗题遍谁读。
别来愁味,只须问我,画屏残烛。
今夕是何夕,明月在他乡。
故人颇足清兴,鼓棹溯流光。
水外一重烟树,烟旬一痕山翠,山外数星凉。
酒醒未成寐,清露满衣裳。渡前浦,穿曲港,但微茫。
谁家秋梦,吹堕长笛起沧浪。
几幅画帘人影,几点画船灯影,罗袂远生香。
疏柳晓风冷,幽思泥篷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