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夕是何夕,明月在他乡。
故人颇足清兴,鼓棹溯流光。
水外一重烟树,烟旬一痕山翠,山外数星凉。
酒醒未成寐,清露满衣裳。渡前浦,穿曲港,但微茫。
谁家秋梦,吹堕长笛起沧浪。
几幅画帘人影,几点画船灯影,罗袂远生香。
疏柳晓风冷,幽思泥篷窗。
今夕是何夕,明月在他乡。
故人颇足清兴,鼓棹溯流光。
水外一重烟树,烟旬一痕山翠,山外数星凉。
酒醒未成寐,清露满衣裳。渡前浦,穿曲港,但微茫。
谁家秋梦,吹堕长笛起沧浪。
几幅画帘人影,几点画船灯影,罗袂远生香。
疏柳晓风冷,幽思泥篷窗。
这首清代黄燮清的《水调歌头》描绘了一幅月夜泛舟的江南画卷。诗人以今夕的明月为引,抒发了在异乡的孤独与对故乡故人的思念之情。"故人颇足清兴",表达了对友情的珍视和相聚的欢愉。接下来,诗人通过"水外烟树"、"烟痕山翠"和"数星凉"的描绘,展现出夜晚水面的宁静与远处景色的朦胧,营造出一种静谧而略带凄凉的氛围。
"酒醒未成寐,清露满衣裳",写出了诗人酒后微醺,却因思乡未眠,感受到露水浸湿衣裳的清凉。接着,诗人笔触转向泛舟的过程,"渡前浦,穿曲港,但微茫",描绘了船只在暗夜中穿行于曲折水道的景象,给人以迷茫而神秘之感。
"谁家秋梦,吹堕长笛起沧浪",借秋夜笛声,暗示了远方的家乡和梦境,增添了浓厚的怀旧情绪。"几幅画帘人影,几点画船灯影,罗袂远生香",则通过细腻的视觉和嗅觉描写,进一步渲染了月夜游船上的温馨与诗意。
最后,"疏柳晓风冷,幽思泥篷窗",以清晨的寒风和柳树,以及窗内幽深的思绪,收束全词,留下了一抹淡淡的离愁和无尽的遐想。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展现了诗人月夜泛舟时的内心世界和对家乡的深深眷恋。
柳烟如织绵初落,好春尚留南郭。
野色分桥,轻阴涨圃,仿佛江乡池阁。碧桃吐萼。
更红药芽新,紫藤苞弱。
斜日溪亭,半篙绿水燕低掠。
旧游岁华已远,宾朋仍此地,共倾山酌。
扇底眉弯,花间句丽,多少相思依约。东风轻薄。
渐吹得羁人,鬓丝非昨。一曲高歌。醉中天作幕。
水落蒹葭,白露冷、长养横行之物。
夜雨疏灯照蜗涎,晓起枯黏满壁。
物色堪嗟,人情可慨,愁鬓添新雪。
飘然霞外,神仙真是豪杰。
故园酒熟鸡肥,相对青山,有约黄花发。
但得天恩容拂袖,眼底风波自灭。
宠辱闻惊,是非妄恼,胸次无毫发。
寸心皎皎,争光天上秋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