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载秋霜滞远槎,同君漂泊各天涯。
一江夜雨迷桃叶,二月春风落杏花。
不是先生耽北郭,可如蒙叟著南华。
只今海内论兄弟,先达朱门且任誇。
十载秋霜滞远槎,同君漂泊各天涯。
一江夜雨迷桃叶,二月春风落杏花。
不是先生耽北郭,可如蒙叟著南华。
只今海内论兄弟,先达朱门且任誇。
这首诗描绘了两位友人各自漂泊在远方,虽身处天涯却心意相通的情景。首联“十载秋霜滞远槎,同君漂泊各天涯”以“秋霜”和“远槎”渲染出一种孤独与坚持的氛围,暗示两人经历了十年的离散与漂泊,各自在天涯。颔联“一江夜雨迷桃叶,二月春风落杏花”运用自然景象,通过“夜雨”与“春风”分别烘托出夜晚的朦胧与春天的生机,巧妙地将时间和空间交织在一起,展现了时间的流转与季节的变化,同时也寓意着友情的深厚与持久。
颈联“不是先生耽北郭,可如蒙叟著南华”中,“先生”和“蒙叟”都是古代隐士的象征,这里通过对比,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钦佩之情,认为友人如同古代的隐士一样,追求内心的宁静与自由,不为世俗所累。尾联“只今海内论兄弟,先达朱门且任誇”则进一步深化了友情的主题,指出在广阔的天下,他们可以像兄弟一样相互扶持,而那些所谓的权贵和显赫之家,不过是外在的虚名,真正的价值在于内在的兄弟情谊。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和历史典故的引用,表达了对友情的珍视和对内心自由的向往,展现了明代文人对于理想生活状态的追求和对传统价值观的坚守。
千丝垂柳拂长堤,才见东风日已西。
蚁垤一春鸣老鹳,山童三月报新鹂。
将收蜂蜡供游屐,欲积蚨钱买醉泥。
首夏清和全未得,朝来阴雨倍凄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