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寄刘处士》
《寄刘处士》全文
宋 / 释遵式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侵]韵

度月阻相寻,应为苦雨吟。

井浑茶味失,地润屐痕深。

鸟背长湖色,门閒古树阴。

想君慵更甚,华发昼方簪。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liúchùshì
sòng / shìzūnshì

yuèxiāngxúnyìngwèiyín

jǐnghúncháwèishīrùnhénshēn

niǎobèichángménxiánshùyīn

xiǎngjūnyōnggèngshènhuázhòufāngzān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僧人释遵式的《寄刘处士》,描绘了诗人与友人刘处士因雨而无法相见的场景。首句“度月阻相寻”,表达了诗人对与朋友相聚受阻的无奈,月亮虽明亮,却难以跨越连绵的苦雨。次句“应为苦雨吟”进一步揭示了原因,暗示友人可能也在因雨声而感怀。

第三句“井浑茶味失”,写出了雨后井水混浊,泡出的茶失去了原有的清香,暗示了生活的不便。第四句“地润屐痕深”,则通过描述地面湿润,鞋印深深,描绘出雨后的湿润和泥泞。

第五、六句“鸟背长湖色,门閒古树阴”,转而描绘室外景色,鸟儿在雨后显得更加清晰,湖面的颜色也更为深沉,门前的老树在阴凉中静默,营造出宁静而略带寂寥的氛围。

最后两句“想君慵更甚,华发昼方簪”,诗人想象刘处士此刻或许更加慵懒,甚至白发在白天也要插上簪子,以掩饰倦态,流露出对友人境况的关切和对相聚遥不可及的感慨。

整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雨天的景象,通过生活细节传达了诗人与友人的情感交流,展现了宋诗的淡雅意境和深厚的人文关怀。

作者介绍

释遵式
朝代:宋

释遵式(九六四~一○三二),俗姓叶,字知白,天台宁海(今属浙江)人。少投东山义全出家,太宗雍熙元年(九八四)从宝云义通受业。淳化初,居宝云讲席。真宗咸平中,归天台。大中祥符中,历居景德寺、杭州昭庆寺讲席。后居复兴故天竺寺,赐号慈云。著《净土忏法》、《金光明》、《观音》诸本忏仪行世,又号慈云忏主。仁宗明道元年卒,年六十九。
猜你喜欢

晏公挽词三首·其三

衮韨三司旧,笳箫一品荣。

独伤去国意,仍以抚封行。

落日白驹影,空林黄鸟声。

公归那不复,悽怆国人情。

(0)

卜居谢晏公

燕雀赴广厦,鸡鹜就卑栖。

我生共有托,生理与汝齐。

忧患历险艰,转徙疲东西。

常慕蛮与触,所居能自赍。

哀吟蹈楚郊,主人欲招携。

卜筑烦里旅,妇姑免勃溪。

此邦非故乡,习俗素所迷。

颇以羁见忌,得安糁与藜。

下见贤相仁,恤隐逾天倪。

阴德少阳报,眉寿至介圭。

已当受一廛,终身活灌畦。

(0)

读离骚

空庭众嚣息,风叶独纷纷。

秋期此时改,感叹坐黄昏。

远怀灵均子,著书为平分。

念尔刚直心,吐兹清丽文。

上嘉唐虞世,下悼商周君。

能与日月争,不能却浮云。

浮云蔽日月,岁暮奈忧勤。

精诚谁谓远,恍惚若相闻。

(0)

华山隐者图

神仙不可学,浅俗如醯鸡。

逍遥二三叟,乃独秦遗黎。

避地思远适,名山得幽栖。

深岩紫芝秀,归路桃花迷。

稍远人世隔,遂忘陵谷移。

至今山中人,往往犹见之。

吾闻秦皇帝,甚慕真人为。

驾石窥蓬莱,载车象云蜺。

沙丘往不返,四海忽若遗。

安知全真子,近在西山垂。

一千二百年,修身未尝衰。

古称山泽臞,非复万乘期。

观君此图意,有以和天倪。

(0)

屏上两贤二首·其二王子猷

人生谁不如,妄为世所束。

兴来当自往,兴尽斯自复。

大雪暗溪路,新晴月微烛。

去非之子慕,返岂斯人辱。

优游便所适,偃蹇媚幽独。

(0)

闵雨诗·其三

天命降监,在我元圣。兼覆广裕,四方既定。

惟民之恤,无所疵病。

(0)
诗词分类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诗人
释崇岳 周馨桂 朱晞颜 杨旦 陈起 王义山 宁调元 牛焘 程珌 郭应祥 释智朋 释师观 黄之隽 顾瑛 赵我佩 何瑭 王之望 李振钧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