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庭众嚣息,风叶独纷纷。
秋期此时改,感叹坐黄昏。
远怀灵均子,著书为平分。
念尔刚直心,吐兹清丽文。
上嘉唐虞世,下悼商周君。
能与日月争,不能却浮云。
浮云蔽日月,岁暮奈忧勤。
精诚谁谓远,恍惚若相闻。
空庭众嚣息,风叶独纷纷。
秋期此时改,感叹坐黄昏。
远怀灵均子,著书为平分。
念尔刚直心,吐兹清丽文。
上嘉唐虞世,下悼商周君。
能与日月争,不能却浮云。
浮云蔽日月,岁暮奈忧勤。
精诚谁谓远,恍惚若相闻。
这首诗《读离骚》由宋代诗人刘敞所作,通过对屈原作品的阅读,表达了对屈原人格和才华的敬仰,以及对其命运的深切同情。
首句“空庭众嚣息,风叶独纷纷”,描绘了一幅秋日傍晚,庭院寂静,只有落叶在风中飘舞的画面,营造出一种孤寂而深沉的氛围。接着,“秋期此时改,感叹坐黄昏”进一步点明了时间的更迭与诗人的感慨,暗示着岁月的流逝和人生的无常。
“远怀灵均子,著书为平分”中的“灵均子”即指屈原,这里表达了诗人对屈原的怀念之情,以及对《离骚》这部伟大作品的推崇。接下来的“念尔刚直心,吐兹清丽文”是对屈原人格和文采的高度赞扬,认为他的内心刚正不阿,文笔清丽脱俗。
“上嘉唐虞世,下悼商周君”则体现了诗人对历史的反思,既赞赏了古代理想化的政治局面(唐虞之治),也哀叹过时的政治制度(商周时期)。这反映了诗人对理想社会的向往与对现实的批判。
“能与日月争,不能却浮云”一句,用日月比喻屈原的才华和精神,浮云象征着世俗的干扰和压迫,表达了对屈原虽才华横溢却难以摆脱困境的同情。
最后,“浮云蔽日月,岁暮奈忧勤”强调了外在环境对个人命运的影响,以及岁月无情,忧劳终老的主题。“精诚谁谓远,恍惚若相闻”则表达了诗人对屈原精神的深深敬仰,即使时空遥远,其精神仍仿佛能穿越时空,与人共鸣。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刻的思考,展现了诗人对屈原及其作品的深刻理解和情感共鸣,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理想与现实、个人与社会关系的深入思考。
建溪粒粟芽,中山千日醇。
除忧与破睡,二物可策勋。
满堂风月佳,足慰闲散人。
平湖深且绿,况乃清无尘。
定盟得高友,共守寂寞滨。
执礼虽雅道,拘拘诚苦辛。
破帽与短衣,且用完吾身。
危机陷富贵,不如安贱贫。
成亏亦何有,抱朴皆天真。
收敛贵深密,用舍随诎伸。
开帘对青山,朝夕烟光新。
闭息观其生,阶篁绿初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