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读离骚》
《读离骚》全文
宋 / 刘敞   形式: 古风

空庭众嚣息,风叶独纷纷。

秋期此时改,感叹坐黄昏。

远怀灵均子,著书为平分。

念尔刚直心,吐兹清丽文。

上嘉唐虞世,下悼商周君。

能与日月争,不能却浮云。

浮云蔽日月,岁暮奈忧勤。

精诚谁谓远,恍惚若相闻。

(0)
鉴赏

这首诗《读离骚》由宋代诗人刘敞所作,通过对屈原作品的阅读,表达了对屈原人格和才华的敬仰,以及对其命运的深切同情。

首句“空庭众嚣息,风叶独纷纷”,描绘了一幅秋日傍晚,庭院寂静,只有落叶在风中飘舞的画面,营造出一种孤寂而深沉的氛围。接着,“秋期此时改,感叹坐黄昏”进一步点明了时间的更迭与诗人的感慨,暗示着岁月的流逝和人生的无常。

“远怀灵均子,著书为平分”中的“灵均子”即指屈原,这里表达了诗人对屈原的怀念之情,以及对《离骚》这部伟大作品的推崇。接下来的“念尔刚直心,吐兹清丽文”是对屈原人格和文采的高度赞扬,认为他的内心刚正不阿,文笔清丽脱俗。

“上嘉唐虞世,下悼商周君”则体现了诗人对历史的反思,既赞赏了古代理想化的政治局面(唐虞之治),也哀叹过时的政治制度(商周时期)。这反映了诗人对理想社会的向往与对现实的批判。

“能与日月争,不能却浮云”一句,用日月比喻屈原的才华和精神,浮云象征着世俗的干扰和压迫,表达了对屈原虽才华横溢却难以摆脱困境的同情。

最后,“浮云蔽日月,岁暮奈忧勤”强调了外在环境对个人命运的影响,以及岁月无情,忧劳终老的主题。“精诚谁谓远,恍惚若相闻”则表达了诗人对屈原精神的深深敬仰,即使时空遥远,其精神仍仿佛能穿越时空,与人共鸣。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刻的思考,展现了诗人对屈原及其作品的深刻理解和情感共鸣,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理想与现实、个人与社会关系的深入思考。

作者介绍
刘敞

刘敞
朝代:宋   字:原父   生辰:1019—1068

刘敞(1019—1068)北宋史学家、经学家、散文家。字原父,一作原甫,临江新喻荻斜(今属江西樟树)。庆历六年与弟刘攽同科进士,以大理评事通判蔡州,后官至集贤院学士。与梅尧臣、欧阳修交往较多。为人耿直,立朝敢言,为政有绩,出使有功。刘敞学识渊博,欧阳修说他“自六经百氏古今传记,下至天文、地理、卜医、数术、浮图、老庄之说,无所不通;其为文章尤敏赡”,与弟刘攽合称为北宋二刘,著有《公是集》。
猜你喜欢

暮春阻舟兰江因病起登楼有作

清明寒食客中过,病起强登江上楼。

远树云閒春漠漠,落花风静思悠悠。

乡书无雁频劳梦,波浪惊人久系舟。

何处悲歌连野哭,老怀寂寞不胜愁。

(0)

和刘益洲训导见惠诗韵

五年奔走客中忙,长想诗筒翰墨香。

老我日添头发白,故园秋负菊花黄。

劳生自笑乌三绕,餋拙还同龟六藏。

何日相过溪竹外,款陪尊酒到斜阳。

(0)

题买从道枯木石图

寂历何年树,槎牙傍水村。

霜风吹叶尽,秋色落云根。

(0)

和吴学正见寄韵二首·其二

不见故人久,悠然多所思。

郡斋呼茗碗,山馆理桐丝。

望断云凝处,吟残叶落时。

风霜岁年晚,还共竹猗猗。

(0)

赠常悦道

老年豪气在,衰发已盈簪。

时扫先亲墓,难忘孝子心。

奚囊兼贮易,行李只携琴。

莫问穷通事,相逢酒满斟。

(0)

夏日幽居效建除体呈友人

建溪粒粟芽,中山千日醇。

除忧与破睡,二物可策勋。

满堂风月佳,足慰闲散人。

平湖深且绿,况乃清无尘。

定盟得高友,共守寂寞滨。

执礼虽雅道,拘拘诚苦辛。

破帽与短衣,且用完吾身。

危机陷富贵,不如安贱贫。

成亏亦何有,抱朴皆天真。

收敛贵深密,用舍随诎伸。

开帘对青山,朝夕烟光新。

闭息观其生,阶篁绿初匀。

(0)
诗词分类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诗人
梁以壮 张洵佳 李洪 李英 乌斯道 卢楠 陈渊 董元恺 吴俨 唐之淳 张诩 曾广钧 释宝昙 杨时 谢逸 虞堪 罗伦 王弘诲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