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里蓬茅掩棘扉,主人诗瘦带宽围。
种成苜蓿先生饭,制就芙蓉隐者衣。
柳絮春江鱼婢至,荻花秋渚雁奴归。
小溪短艇能容我,先向溪隈筑钓矶。
竹里蓬茅掩棘扉,主人诗瘦带宽围。
种成苜蓿先生饭,制就芙蓉隐者衣。
柳絮春江鱼婢至,荻花秋渚雁奴归。
小溪短艇能容我,先向溪隈筑钓矶。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隐居生活的画面。诗人身处竹林茅舍之中,门扉简陋却掩映在棘丛之间,显示出主人的生活朴素而清贫。"主人诗瘦带宽围"一句,通过写主人因专注于诗歌创作而消瘦,衣带宽松,暗示了他生活的刻苦和对文学的热爱。
"种成苜蓿先生饭,制就芙蓉隐者衣"进一步描绘了隐士的生活状态,他们自给自足,以种植的苜蓿为食,亲手制作的衣服朴素而雅致,体现了他们的恬淡与自足。
"柳絮春江鱼婢至,荻花秋渚雁奴归"描绘的是四季变换中的自然景象,春天柳絮纷飞,江中鱼儿游来,秋天芦花飘落,雁群归巢,这些生动的意象增添了隐居生活的宁静与和谐。
最后两句"小溪短艇能容我,先向溪隈筑钓矶"表达了诗人对这种简单生活的向往和满足,他渴望在小溪边搭建钓台,享受垂钓的乐趣,过着与世无争的隐逸生活。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宋代理想化的隐居生活,表达了诗人对清贫生活的欣赏和对自然的亲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