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二十五,有宾兼有主。
辊出雪峰毬,打动禾山鼓。
天帝释摇头,大梵王作舞。
不透上林关,未敢轻相许。
空生不解此家风,惹得岩前华似雨。
八月二十五,有宾兼有主。
辊出雪峰毬,打动禾山鼓。
天帝释摇头,大梵王作舞。
不透上林关,未敢轻相许。
空生不解此家风,惹得岩前华似雨。
这首诗是宋代僧人释慧勤所作的偈语,以生动的比喻和象征手法描绘了一幅秋季自然景象与神灵活动的图景。"八月二十五"点明了时间,可能是秋分时节,"有宾兼有主"暗示着天地之间的互动。接下来的"辊出雪峰毬,打动禾山鼓"形象地描述了云彩滚动如雪峰之球,仿佛击打在稻谷山头,引发震动。"天帝释摇头,大梵王作舞"则将天神们对这景象的反应人格化,天帝释摇头表示惊讶,大梵王起舞则寓意欢喜。
"不透上林关,未敢轻相许"进一步强调了这种神圣氛围,仿佛自然的力量尚未完全展现,未获上天的允许。最后两句"空生不解此家风,惹得岩前华似雨"则以"空生"(可能指诗人自己或观者)的不解,反衬出自然现象的神秘与庄重,而"岩前华似雨"则描绘了花儿因敬畏而纷纷落下,如同雨滴般敬奉。
整体来看,这首诗寓言丰富,语言简练,通过自然景象传达出一种敬畏天地、尊重自然的禅意。
满地落花初过雨,一声啼鸟已春归。
午窗梦觉情怀恶,风絮欺人故著衣。
爱日烘檐暖似春,梅花描摸雪精神。
清香未寄江南梦,偏偏幽闲独睡人。
一点芳心冷若灰,寂无梦想惹尘埃。
东君总领莺花去,浪蝶狂蜂不自来。
松松丽日约馀寒,春向梅边柳上添。
蜂蝶自知新得意,展须忙翅入层帘。
病酒厌厌日正方,一声啼鸟在花梢。
惊回好梦方萌蕊,唤起新愁却破包。
暗把後期随处记,闲将清恨倩诗嘲。
从今始信恩成怨,且与莺花作交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