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二十九日明白庵主寂灭之日用欲得现前莫存顺逆为韵作八偈·其四》
《二十九日明白庵主寂灭之日用欲得现前莫存顺逆为韵作八偈·其四》全文
宋 / 释德洪   形式: 偈颂  押[先]韵

道非止精进,此意曾密传。

宴坐历十劫,佛法不现前。

一乘论知见,三兽分圣贤。

君看娑竭女,初不学安禅。

(0)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释德洪所作的《二十九日明白庵主寂灭之日用欲得现前莫存顺逆为韵作八偈》中的第四首。诗中探讨了修行与佛法的关系,以及在追求真理的过程中不应受顺逆影响的主题。

首句“道非止精进,此意曾密传”,指出修行之道不仅仅是简单的努力,而是包含了深刻而秘密的教诲。接着,“宴坐历十劫,佛法不现前”描绘了一种长时间的冥想状态,但佛法并未显现,暗示了修行的复杂性和深奥性。

“一乘论知见,三兽分圣贤”则进一步阐述了佛法的层次和分类,通过“一乘”(即大乘佛教)的观点来理解知识和见解,同时通过“三兽”(比喻不同层次的修行者)来区分圣贤的不同境界。

最后,“君看娑竭女,初不学安禅”以一个故事结尾,借由“娑竭女”的例子,说明即使没有经过专门学习,也能自然地达到内心的平静与和谐,强调了佛法的普遍性和内在的实践性。

整首诗通过层层递进的论述,表达了对佛法深刻理解和实践的思考,以及在修行过程中保持内心平和、不受外界影响的重要性。

作者介绍

释德洪
朝代:宋   生辰:1089

年十四,父母双亡,依三峰靘禅师为童子。哲宗元祐四年(1089),试经於东京天王寺,冒惠洪名得度为僧。四年后南归,依真净禅师於庐山归宗寺,随真净迁洪州石门。二十九岁始,游方东吴、衡山、金陵等地,住金陵清凉寺。冒名剃度事发,入狱一年,勒令返俗。后至东京,入丞相张商英、枢密郭天信门下,再得度,赐名宝觉圆明禅师。徽宗政和元年(1111),张、郭贬黜,亦受牵连,发配朱崖军(今海南三亚)。三年,得释。四年,返筠州,馆於荷塘寺。后又被诬以张怀素党系南昌狱百馀日,遇赦,归湘上南台。高宗建炎二年卒,年五十八。
猜你喜欢

同舍弟登青湖寺亭

列磴回丹树,閒亭俯碧流。

风云四壁静,镫火一村幽。

易遣芳尊暮,难禁远望愁。

坐看渔父乐,隔浦动轻讴。

(0)

夏夕过胡生不值

耳热发兴城南游,欲雨不雨低云稠。

横空金蛇陟一截,崩雷双下西山头。

惊心振袖何所之,朅来胡生解人颐。

敲门落莫绝五尺,邻妪报我还无期。

回旋欹径蹋欲断,问奇环堵屦虚满。

今我万事在舌根,抵掌向谁气为短。

(0)

怀长安同志呈同考如野刘考功

驰驱本为求贤出,况有英贤共事行。

六月不知炎暑重,一身真觉羽翰轻。

亲闻远役欢嗟意,友在长安离索情。

但仗同心得相济,肯教疏浅负皇明。

(0)

送年友陈启堂泉州司训

庠序遍寰宇,师儒满官墙。

三年不相识,一去如参商。

君怀琼海奇,振铎泉山岗。

模范慎其操,令德播芳香。

鹤鸣知子和,川媚识珠藏。

此地夙多才,行矣幸自强。

(0)

转官志感

端居咏伐檀,囊粟非所安。

狗马初病力,谒告归就閒。

荏苒忽五载,黾勉趋朝班。

未几使河洛,衔命犹未还。

转冠出望外,惊魂忸我颜。

此职不以劳,储养义理间。

不能行也咫,使我羞素餐。

何以报高深,任道庶无患。

(0)

盐渎行

大风卷地海云黄,四野昏黑日无光。

狐狸白昼置人旁,千家万家尽傍徨。

壮夫大叫气如狂,蛾眉红粉泪千行。

盐渎主人把剑问上苍,胡为乎陵谷倒置变态也非常。

千竿绿竹覆壶觞,有酒难消郁结肠。

可道颜色百花王,一朝零落蔓草旁。

轰雷掣电天中央,此时势焰何可当。

吁嗟晦明事难量,吁嗟晦明事难量。

霎时间云师风伯避太阳,魑魅恐尔无处藏。

(0)
诗词分类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诗人
毕世长 傅光宅 李阳冰 祝钦明 蔡延庆 顾宸 钱肃乐 李恒 武翊黄 曹著 王苏苏 余玠 胥偃 王仲舒 黎逢 陈淬 郑道传 辛替否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