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闻平原君,客皆趿珠履。
扶僵信百足,惭恩轻一死。
我适自齐右,振衣勤仰止。
言非公子封,乃故汉邑里。
停车三叹息,英雄殊尔尔。
能令千载人,闻其似者喜。
昔闻平原君,客皆趿珠履。
扶僵信百足,惭恩轻一死。
我适自齐右,振衣勤仰止。
言非公子封,乃故汉邑里。
停车三叹息,英雄殊尔尔。
能令千载人,闻其似者喜。
这首诗描绘了对古代名士平原君的追忆与敬仰之情。首句“昔闻平原君,客皆趿珠履”描绘了平原君门下宾客云集,皆以珠履为饰,彰显其非凡魅力和声望。接着,“扶僵信百足,惭恩轻一死”两句,通过夸张的手法,表达了平原君对朋友的深厚情谊,即使在生死关头也愿意付出一切。
诗人曹徵庸在“我适自齐右,振衣勤仰止”中,表达了自己对平原君的景仰之情,虽然未能成为平原君的门客,但依然努力提升自我,以期接近这位英雄人物的精神境界。接下来,“言非公子封,乃故汉邑里”两句,点明了平原君虽非汉室宗亲,却以其卓越的才能和高尚的品德,赢得了后世的尊敬和怀念。
最后,“停车三叹息,英雄殊尔尔”表达了诗人对平原君的深切缅怀,即使在千年之后,提及他的事迹仍能引起人们的共鸣与喜悦。整首诗通过对平原君形象的塑造,以及诗人对其精神的追思,展现了对中国古代英雄人物的崇敬之情,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于理想人格的追求与向往。
绿映红藏江上村,一声鸡犬似山源。
闭门尽日无人到,翠羽春禽满树喧。
柔远安夷俗,和亲重汉年。
军容旌节送,国命锦车传。
琴曲悲千里,箫声恋九天。
唯应西海月,来就掌珠圆。
飞燕倚身轻,争人巧笑名。
生君弃妾意,增妾怨君情。
日落昭阳壁,秋来长信城。
寥寥金殿里,歌吹夜无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