窗前松露滴空阶,玉漏沈沈月影斜。
忽听数声新雁唳,云山回首渺天涯。
窗前松露滴空阶,玉漏沈沈月影斜。
忽听数声新雁唳,云山回首渺天涯。
这首清代诗人张学鲁的《秋闺》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略带寂寥的秋夜画面。首句“窗前松露滴空阶”,以窗外松树上露珠滴落台阶的声音,营造出一种静谧的夜晚氛围。"玉漏沈沈月影斜"进一步渲染了时间的流逝,漏壶中的水声和倾斜的月光,暗示着夜已深沉。
后两句“忽听数声新雁唳,云山回首渺天涯”,则是通过新雁的叫声,将诗人的思绪引向远方。雁鸣象征着季节的转换和游子的离愁,诗人听到雁声,不禁回望云山,感叹天涯之遥,寓含了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之情。整首诗以景写情,借景抒怀,展现了秋夜闺中人孤独而怀远的情感。
九盘在州中,万山来四远。
纳于床第近,寻丈未为褊。
日光既熙丽,风气亦清展。
悠然不离席,所得甚宏阐。
隐峰招伏岫,腾跃俱赴眼。
下视田中禾,稿粒犹可见。
临观要亲切,亦复贵渺缅。
峡山丝线窄,岳极瀛海眩。
君看齐云上,往往无际限。
何当蹑蓬莱,一汎五湖浅。
有客家住宝剑窟,将身自比夜明帘。
见我立谈尽肝膈,骇视世俗徒沾沾。
千年豪杰供指使,笑挞胡虏如奴钳。
嗟予病衰绝少韵,只欲炙背依茅檐。
劝子持难复居易,吕梁之舟先历试。
焦桐邂逅爨下薪,良玉磋磨庙中器。
谁言怒海鲲鲸恶,别有晴川鸥鸟戏。
心亨习坎行自孚,安流傥寄相思字。
谁能采桑谈,谁能带经锄。
古人读书地,妙理出穷闾。
矧今治华室,山翠涌前除。
风烟聚景趣,花竹成画图。
主人乌纱帢,子弟绣罗襦。
新装茧纸印,上记开辟初。
展卷忽有得,欣如奏齐竽。
勉哉造其微,勿逐皮毛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