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能采桑谈,谁能带经锄。
古人读书地,妙理出穷闾。
矧今治华室,山翠涌前除。
风烟聚景趣,花竹成画图。
主人乌纱帢,子弟绣罗襦。
新装茧纸印,上记开辟初。
展卷忽有得,欣如奏齐竽。
勉哉造其微,勿逐皮毛粗。
谁能采桑谈,谁能带经锄。
古人读书地,妙理出穷闾。
矧今治华室,山翠涌前除。
风烟聚景趣,花竹成画图。
主人乌纱帢,子弟绣罗襦。
新装茧纸印,上记开辟初。
展卷忽有得,欣如奏齐竽。
勉哉造其微,勿逐皮毛粗。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古人读书的温馨场景。开篇两句“谁能采桑谈,谁能带经锄”表达了对古人勤劳学习态度的赞美之情。接着,“古人读书地,妙理出穷闾”则指出了古人在简陋的环境中仍能悟出深奥的道理。
下片转向现实,描述主人治理华丽的书室,“山翠涌前除”给人以深邃的感觉。接着,“风烟聚景趣,花竹成画图”则描绘了一幅诗意盎然的自然风光,宛如一副动人的山水画。
主人及子弟的穿着也颇为考究,“主人乌纱帢,子弟绣罗襦”显示出一种雅致与高贵。新装茧纸印,上记开辟初,可见这是一个记录学问渊源、追溯学术历史的地方。
“展卷忽有得,欣如奏齐竽”表达了阅读书籍时的喜悦和满足,如同演奏乐曲一般的愉悦。最后,“勉哉造其微,勿逐皮毛粗”则是对深入浅出、精益求精学习态度的赞扬与期许。
整首诗通过对书房环境的描写和主人阅读时的喜悦,以及对古人勤学态度的赞美,展现了作者叶适对于读书治学的重视和推崇。
急水下沙堑,斜月明戍楼。
东星灿房氐,西岭森栝楸。
冥焉寡佳眄,郁尔生古愁。
龙气倏以变,虎迹行相侔。
大海互唇齿,其背黄河流。
并声合一鬨,激籁同九秋。
摩天极悍厉,蹑地无停留。
去烟千里平,夕色苍浮浮。
高雁响潜远,隐隐下徐州。
野火散燐碧,若在龟山陬。
我马自驰突,去去知安投?
夙闻齐东民,斥土鲜穰收。
但冀夏牟熟,或补秋荒忧。
非期相荡潏,农癈民何筹?
委以告籴计,谓可移粟谋。
斯时万瓦屋,老稚啼嘤嚘。
繄予行迈人,怅望心徒悠。
凭轼赋此诗,守土谁贤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