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子虽穷气浩然,轻蓑短笠傲江天。
薄游到处唯耽酒,归去无心苦问田。
泮上讲官殊不俗,山中老簿亦疑仙。
相从未足还辞去,欲向曹溪更问禅。
夫子虽穷气浩然,轻蓑短笠傲江天。
薄游到处唯耽酒,归去无心苦问田。
泮上讲官殊不俗,山中老簿亦疑仙。
相从未足还辞去,欲向曹溪更问禅。
〈
〉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苏辙的作品,题为《次韵唐觐送姜应明谒新昌杜簿》。诗中描绘了夫子(可能是姜应明)虽然身处困厄但精神风貌昂扬,身披轻蓑,头戴短笠,傲视江天,展现出一种超脱世俗的洒脱态度。他喜好饮酒,随性漫游,对农事并不执着,表现出豁达的人生态度。
在学术场合,他在泮上(学府)担任讲官,显示出不凡的学识和风雅;而在山中的老簿(小官职)任上,又仿佛有仙人般的出尘气质。诗人感叹与姜应明的交往虽短暂,但仍意犹未尽,希望能一同前往曹溪继续探讨佛法,深化精神层面的交流。
整首诗通过描绘人物形象和行为,展现了主人公的个性特点和诗人对其的欣赏,同时也寓含了对友情和精神追求的赞美。
瑶山直上玉梯横,不用银花散火城。
著柳共看飞絮动,打窗浑作乱蚊声。
路寻鸾鹤天疑近,石壅鲸鲵观易京。
便拟乘风跨沧海,更须新月趁潮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