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露秋风始,秋风明月初。
明月照高楼,白露皎玄除。
迨及凉风起,行见寒林疏。
客从远方至,赠我千里书。
先叙怀旧爱,末陈久离居。
一章意不尽,三复情有馀。
愿遂平生志,无使甘言虚。
白露秋风始,秋风明月初。
明月照高楼,白露皎玄除。
迨及凉风起,行见寒林疏。
客从远方至,赠我千里书。
先叙怀旧爱,末陈久离居。
一章意不尽,三复情有馀。
愿遂平生志,无使甘言虚。
这首诗《拟孟冬寒气至诗》由南北朝时期的诗人刘铄所作,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秋季的景象与情感的流转。
首先,诗以“白露秋风始,秋风明月初”开篇,将读者带入一个秋夜的场景中。白露初降,秋风轻拂,一轮明月高悬,营造出一种清冷而静谧的氛围。接着,“明月照高楼,白露皎玄除”,进一步渲染了月光下的景致,高楼在月色下显得格外清晰,白露在月光下更显洁白,整个画面充满了诗意和美感。
随后,“迨及凉风起,行见寒林疏”,随着凉风的吹拂,寒林逐渐稀疏,暗示着季节的更迭,同时也为后文的情感铺垫。接下来,“客从远方至,赠我千里书”,诗人突然引入了一个远方来客的情节,通过一封千里之外的书信,传递了深厚的情感,增加了诗歌的层次感。
“先叙怀旧爱,末陈久离居”,这两句揭示了书信内容的核心——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以及对长时间分离的感慨。诗人通过回忆与表达,展现了人与人之间情感的深度与复杂性。
最后,“一章意不尽,三复情有馀”,表达了诗人对这段情感的深刻体会,即使读完一遍也难以完全释怀,反复回味,情感依旧饱满。这不仅是对书信内容的感慨,也是对人生经历中情感体验的深刻反思。
“愿遂平生志,无使甘言虚”,诗人在此表达了对未来生活的愿望,希望自己的理想能够实现,不辜负那些美好的承诺与期望。整首诗在描绘自然景色的同时,深入探讨了人的情感世界,既有对过去的追忆,也有对未来的憧憬,情感丰富,意境深远。
四十年高梦,生涯指一丘。
无人同久住,有鹤对冥修。
草杂芝田出,泉和石髓流。
更嫌庭树老,疑是世间秋。
舍下蛩乱鸣,居然自萧索。
缅怀高秋兴,忽枉清夜作。
感物我心劳,凉风惊二毛。
池枯菡萏死,月出梧桐高。
如何异乡县,复得交才彦。
汨没嗟后时,蹉跎耻相见。
箕山别来久,魏阙谁不恋。
独有江海心,悠悠未尝倦。
沈吟对迁客,惆怅西南天。
昔为一官未得意,今向万里令人怜。
念兹斗酒成暌间,停舟叹君日将晏。
远树应怜北地春,行人却羡南归雁。
丈夫穷达未可知,看君不合长数奇。
江山到处堪乘兴,杨柳青青那足悲。
向山看霁色,步步豁幽性。
返照乱流明,寒空千嶂净。
石门有馀好,霞残月欲映。
上诣远公庐,孤峰悬一径。
云里隔窗火,松下闻山磬。
客到两忘言,猿心与禅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