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山看霁色,步步豁幽性。
返照乱流明,寒空千嶂净。
石门有馀好,霞残月欲映。
上诣远公庐,孤峰悬一径。
云里隔窗火,松下闻山磬。
客到两忘言,猿心与禅定。
向山看霁色,步步豁幽性。
返照乱流明,寒空千嶂净。
石门有馀好,霞残月欲映。
上诣远公庐,孤峰悬一径。
云里隔窗火,松下闻山磬。
客到两忘言,猿心与禅定。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绝妙的山中风光图。诗人以高远的视角观赏山间霁色的美丽,每一步都能感受到大自然的神秘与深邃。返照在流水中闪耀,映照出山谷的清澈与纯净。石门之后隐藏着不为人知的美好,夕阳的余晖与即将升起的明月交相辉映。
诗人继续前行,攀登到远方公子的茅庐,眼前的孤峰悬挂着一条险峻的小径。云雾缭绕中隐约可见窗外的火光,而松林间传来山涧潺潺的声音。在这宁静与和谐的环境中,客人到访却忘记了言语,心灵与禅定的境界相互交融。
诗中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写,展现了诗人对于大自然的深刻感悟和个人情感的寄托。同时,这也反映出诗人对佛教文化的崇尚,以及追求心灵宁静与超脱尘世的精神追求。整首诗语言清新自然,意境辽阔,充满了对山中生活的向往和对内在世界的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