趋府方连武,登车复解携。
臣劳三载懋,国典二都齐。
曙阙随鹓仗,清秋驻马蹄。
中朝嘉异绩,纶札自天题。
趋府方连武,登车复解携。
臣劳三载懋,国典二都齐。
曙阙随鹓仗,清秋驻马蹄。
中朝嘉异绩,纶札自天题。
此诗描绘了官员赴任与离别的情景,充满了官场的肃穆与庄重。首句“趋府方连武”描绘了官员们整齐有序地前往官署,仿佛是武将出征,展现了官场的威严与秩序。接着“登车复解携”则转为细腻的情感表达,官员们登车离开,与家人分别,情感深沉而复杂。
“臣劳三载懋,国典二都齐”两句,既表达了官员三年勤勉工作的成果,也体现了国家法规在两地的统一执行,彰显了官僚体系的高效与公正。接下来,“曙阙随鹓仗,清秋驻马蹄”描绘了清晨时分,官员们跟随鹓鸟行列(鹓鸟是古代传说中的神鸟,象征着官员的尊贵与正直),在清冷的秋日里驻足,这一场景既庄重又充满仪式感。
最后,“中朝嘉异绩,纶札自天题”则表达了朝廷对官员卓越功绩的认可与赞赏,纶札(诏书)由天子亲自题写,象征着至高无上的荣誉与肯定。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官场的严谨与荣耀,以及官员个人的奉献与成就,是一幅生动的官场画卷。
斜风横雨。咫尺高城路。红蓼岸,苍葭浦。
滞留春色晚,栖泊邮亭暮。
信杳杳,鹊声近有无凭据。肠断家何处。
又见重阳度。多少恨,从谁诉。
黄鸡斟白酒,自促供搜句。
归去好,人生莫被浮名误。
典午接曹氏,其风扇浮虚。
当时波浪从,高谈乃其馀。
竹诚松柏流,一日不可无。
子猷为此语,千古谁能渝。
堂堂韩退之,议论荀扬徒。
咏竹美清閟,长篇载诸书。
吉祥在无为,隐若西南隅。
我来过梅雨,新竹环精庐。
风梢弄苍筤,日影穿扶疏。
高标挺直节,劲特凌万夫。
道人谓予言,吾方葺吾居。
公其为吾名,要令与实符。
清閟退之咏,是轩良不孤。
何当对此君,搜吟更踌躇。
浮光我家尉,近处惟高安。
尝欲为亲择,敢作非意干。
忆昔从东来,飞雪凌羁单。
青春不可挽,明月裁齐纨。
三釜竟何地,一囊今屡殚。
我有醉翁吟,试从徽外弹。
古人骨已朽,知音果哉难。
挛拳抱枝蝉,未露先号寒。
缅想江南山,琼梳碧成攒。
僧窗开南薰,俯仰天地宽。
诗成有佳句,往往胜得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