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朝簪笏拥天扉,肯以经纶假布衣。
老信苍生终有命,穷忧当世益思归。
一身谁作千年望,两眼空看万事非。
闻说韦编日开阅,可应三复叹知几。
王朝簪笏拥天扉,肯以经纶假布衣。
老信苍生终有命,穷忧当世益思归。
一身谁作千年望,两眼空看万事非。
闻说韦编日开阅,可应三复叹知几。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王令所作,寄给聪明有见识的朋友黄晞。从内容来看,这是一首抒发个人情感和社会关怀的诗句。
诗的开篇“王朝簪笏拥天扉,肯以经纶假布衣。”表达了诗人对权贵阶层奢侈生活的批判,同时也反映出自己清贫的处境。这里,“王朝”指的是统治阶级,而“簪笏”是古代官员佩戴的饰物,用来比喻他们的骄奢和封建礼仪;“经纶”则象征着织造布匹,意在说明诗人虽贫,但仍坚守自己的本分。
接下来的两句,“老信苍生终有命,穷忧当世益思归。”表达了诗人对生命和命运的思考。诗人相信每个人都有一定的寿命,不论是贫穷还是富贵;而“穷忧”则指的是因贫困所生的忧虑,这种忧虑促使诗人更加思念家乡。
“一身谁作千年望,两眼空看万事非。”这两句表达了诗人的历史感和无奈。首先,“一身”强调个人在漫长历史面前的渺小;“千年望”则表现出对未来无限的向往与思考。而“两眼空看万事非”则是诗人面对现实中的种种不公,感到无力改变,只能眼睁睁地看着这一切。
最后,“闻说韦编日开阅,可应三复叹知几。”表达了诗人对于古籍的尊重和学习态度。这里“韦编”指的是用皮革装订的书籍,即古代的典籍;“日开阅”表示诗人每天都在研读这些书籍,而“三复叹知几”则说明他对经典知识有深刻的理解和赞赏。
总体来看,这首诗既包含了个人情感的抒发,也反映了诗人对于社会现实的关注,以及对传统文化的尊崇。
成周文酒会,吾友胜邹枚。
唯忆刘夫子,而今又到来。
--裴度欲迎先倒屣,亦坐便倾杯。
饮许伯伦右,诗推公干才。
--白居易久曾聆郢唱,重喜上燕台。
昼话墙阴转,宵欢斗柄回。
--刘禹锡新声还共听,故态复相咍。
遇物皆先赏,从花半未开。
--裴度起时乌帽侧,散处玉山颓。
墨客喧东阁,文星犯上台。
--白居易咏吟君称首,疏放我为魁。
忆戴何劳访,留髡不用猜。
--裴度奉觞承麹糵,落笔捧琼瑰。
醉弁无妨侧,词锋不可摧。
--白居易水轩看翡翠,石径践莓苔。
童子能骑竹,佳人解咏梅。
--刘禹锡洛中三可矣,邺下七悠哉。
自向风光急,不须弦管催。
--裴度乐观鱼踊跃,闲爱鹤裴回。
烟柳青凝黛,波萍绿拨醅。
--白居易春榆初改火,律管又飞灰。
红药多迟发,碧松宜乱栽。
--刘禹锡马嘶驼陌上,鹢泛凤城隈。
色色时堪惜,些些病莫推。
--裴度涸流寻轧轧,余刃转恢恢。
从此知心伏,无因敢自媒。
--刘禹锡室随亲客入,席许旧寮陪。
逸兴嵇将阮,交情陈与雷。
--白居易洪炉思哲匠,大厦要群材。
他日登龙路,应知免曝鳃。
--刘禹锡
《度自到洛中与乐天为文酒之会时时构咏乐不可》【唐·裴度】成周文酒会,吾友胜邹枚。唯忆刘夫子,而今又到来。--裴度欲迎先倒屣,亦坐便倾杯。饮许伯伦右,诗推公干才。--白居易久曾聆郢唱,重喜上燕台。昼话墙阴转,宵欢斗柄回。--刘禹锡新声还共听,故态复相咍。遇物皆先赏,从花半未开。--裴度起时乌帽侧,散处玉山颓。墨客喧东阁,文星犯上台。--白居易咏吟君称首,疏放我为魁。忆戴何劳访,留髡不用猜。--裴度奉觞承麹糵,落笔捧琼瑰。醉弁无妨侧,词锋不可摧。--白居易水轩看翡翠,石径践莓苔。童子能骑竹,佳人解咏梅。--刘禹锡洛中三可矣,邺下七悠哉。自向风光急,不须弦管催。--裴度乐观鱼踊跃,闲爱鹤裴回。烟柳青凝黛,波萍绿拨醅。--白居易春榆初改火,律管又飞灰。红药多迟发,碧松宜乱栽。--刘禹锡马嘶驼陌上,鹢泛凤城隈。色色时堪惜,些些病莫推。--裴度涸流寻轧轧,余刃转恢恢。从此知心伏,无因敢自媒。--刘禹锡室随亲客入,席许旧寮陪。逸兴嵇将阮,交情陈与雷。--白居易洪炉思哲匠,大厦要群材。他日登龙路,应知免曝鳃。--刘禹锡
https://shici.929r.com/shici/F3hTrtsE.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