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题璋老清閟轩》
《题璋老清閟轩》全文
宋 / 王之道   形式: 古风

典午接曹氏,其风扇浮虚。

当时波浪从,高谈乃其馀。

竹诚松柏流,一日不可无。

子猷为此语,千古谁能渝。

堂堂韩退之,议论荀扬徒。

咏竹美清閟,长篇载诸书。

吉祥在无为,隐若西南隅。

我来过梅雨,新竹环精庐。

风梢弄苍筤,日影穿扶疏。

高标挺直节,劲特凌万夫。

道人谓予言,吾方葺吾居。

公其为吾名,要令与实符。

清閟退之咏,是轩良不孤。

何当对此君,搜吟更踌躇。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zhānglǎoqīngxuān
sòng / wángzhīdào

diǎnjiēcáoshìfēngshàn

dāngshílàngcónggāotánnǎi

zhúchéngsōngbǎiliú

yóuwèiqiānshuínéng

tángtánghán退tuìzhīlùnxúnyáng

yǒngzhúměiqīngchángpiānzǎizhūshū

xiángzàiwèiyǐnruò西nán

láiguòméixīnzhúhuánjīng

fēngshāonòngcānglángyǐng穿chuānshū

gāobiāotǐngzhíjiéjìnlíngwàn

dàorénwèiyányán

gōngwèimíngyàolìngshí

qīng退tuìzhīyǒngshìxuānliáng

dāngduìjūnsōuyíngèngchóuchú

翻译
魏晋交替之际曹家兴,其风虚浮无所依。
那时潮流随波逐流,高谈阔论只是余事。
竹子如松柏般坚韧,每天都不可或缺。
子猷曾有此言,千百年来无人能改。
韩愈气度恢弘,他的言论超越荀杨。
他赞美竹子的清雅,长篇大论被载入史书。
吉祥寓于无为,隐逸如同西南角落。
我曾度过梅雨,新竹环绕我的居所。
风吹竹梢显青翠,日光穿透竹叶稀疏。
竹子高洁挺拔,刚劲超群万人之上。
道人对我说,我正修缮我的居所。
请你为我命名,务必让它符合实际。
韩愈的《清閟》诗,这轩房绝非孤独。
何时能再对竹欣赏,细细吟咏心中犹豫。
注释
典午:魏晋交替时期。
曹氏:指曹魏或曹家。
风扇:比喻风气、风尚。
波浪:比喻时势潮流。
子猷:王徽之,东晋名士。
渝:改变。
堂堂:形容气度宏伟。
荀扬:荀子和扬雄,古代儒家学者。
咏竹:赞美竹子。
清閟:韩愈诗篇名。
西南隅:隐居之处。
梅雨:江南夏季多雨季节。
精庐:精致的房屋,此处指作者居所。
苍筤:青竹。
扶疏:枝叶繁茂。
万夫:众人,比喻众多。
葺:修缮。
实符:符合实际情况。
良:确实,的确。
搜吟:寻找灵感,吟咏。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王之道的作品,名为《题璋老清阆轩》。诗中描绘了一处幽静的竹林风光,以及主人公与朋友之间的情谊交流。

“典午接曹氏,其风扇浮虚。”开篇即以典午(古代指上午)时分,曹氏之地,风格清新,如同扇子轻拂过水面,给人一种超脱尘世的感觉。

“当时波浪从,高谈乃其馀。”此句表达了在那样的环境中,与朋友畅谈,话题如同波浪一般接连不断,是多么惬意的事情。

“竹诚松柏流,一日不可无。”这里强调了竹子的坚贞不渝,以及它与松柏一样,都是品格高尚的象征,每天都离不开这份清风徐来。

“子猷为此语,千古谁能渝。”子猷即王子猷,唐代文学家,他曾有言论赞美竹子的高洁。此处表达了这种品格和情操是历久弥新,不会因时间而改变。

“堂堂韩退之,议论荀扬徒。”此句提到的是东汉末年著名文学理论家韩愈及他的门生荀彧、杨倞等人,他们的文学批评和理念如同高堂大院,令人敬仰。

“咏竹美清閟,长篇载诸书。”诗中不仅赞美了竹子的美丽,而且这种赞美之词也被收录在许多书籍中,流传后世。

“吉祥在无为,隐若西南隅。”这里表达了一种自然无为的生活态度,如同隐居于西南某个僻静角落一般,是一种吉祥安详的境界。

“我来过梅雨,新竹环精庐。”诗人经过梅雨之后,发现新长出的竹子围绕着精致的屋宇,这种景象给人以清新的感觉。

“风梢弄苍筤,日影穿扶疏。”风吹动了竹叶的声音,如同细碎的梭梭声;阳光透过密集的竹叶,投射在竹林间的影子,显得格外柔和。

“高标挺直节,劲特凌万夫。”这两句诗强调了竹子的高大、挺拔,以及它坚韧不屈的品质,如同凌驾于众多普通事物之上。

“道人谓予言,吾方葺吾居。”道士告诉我说,他正修筑自己的住所,这里的“葺”字有修补、整理之意。

“公其为吾名,要令与实符。”这句中,“公”可能是对道士的尊称,意思是道士将根据诗人的要求,为他的居所命名,使之名副其实。

“清閟退之咏,是轩良不孤。”最后几句表达了诗人对于这种清幽环境和高洁品格的赞美,如同古代贤人轩辕黄帝一般,不会感到孤独。

“何当对此君,搜吟更踌躇。”末尾两句则是诗人对这位朋友的怀念与期盼,希望有一天能再次相对而坐,共同品味这种美好的时光和环境。

作者介绍
王之道

王之道
朝代:宋   籍贯:庐州濡须

公元一〇九三年至一一六九年字彦猷,庐州濡须人。生于宋哲宗元祐八年,卒于孝宗乾道五年,年七十七岁。善文,明白晓畅,诗亦真朴有致。为人慷慨有气节。宣和六年,(公元一一二四年)与兄之义弟之深同登进士第。对策极言燕云用兵之非,以切直抑制下列。调历阳丞。绍兴和议初成,之道方通判滁州,力陈辱国非便。大忤秦桧意,谪监南雄盐税。坐是沦废者二十年。后累官湖南转运判官,以朝奉大夫致仕。
猜你喜欢

和缙云守关彦远浮山作

广陵形胜昔所闻,昆冈作轴江为门。

西来蜀道从万里,伏堆藏阜争崩奔。

盘挐蹙踏得江住,精铁一亩岿然存。

半潜屋牖半出户,鼍龟见背熊罴蹲。

我行平地是绝顶,叹息但以指爪扪。

谁言一水限南北,壅遏势极逾腾骞。

不然安得江南之山踊跃出,中流浮玉犹崷崒。

操权高视竞瓜分,岛夷索虏何烦述。

木兰水调更凄凉,延和小语尤苍猝。

周公卜雒贵坦平,亦言有德易以兴。

真人龙飞狐兔窘,御营周堑压芜城。

大明寺中老竹在,九曲池上新荷生。

君胡闻此不数往,地中顽矿烦嘲评。

自言家世西湖侧,惯闻洗土开南屏。

欲空息壤发幽秘,河曲定笑劳精诚。

君不见珊瑚玲珑石上吐,海底有山那可睹。

(0)

题工部文侍郎周翰郭熙平远二首·其一

渔村半落楚江边,林外秋原雨外天。

谁倚竹楼邀大艑,天涯暮色已苍然。

(0)

谢盖晞之饷笔仍酬以古寿春石刻金刚经

诗人贵笔精,如射得矢同。

有笔仍工书,如矢入彀中。

先从鼠乞须,次论腰到蜂。

平生竹林交,未数阮仲容。

住逢蔡邕书,三日清我胸。

还临晋贤帖,明眼搏赤熊。

规摹到晚唐,战手惊扬风。

兴来欲捉笔,趯若螽在蛩。

梦想诸葛诚,腰钱走江东。

霜气侵短褐,十日守兔踪。

故人知我乡,孤峰秃玉融。

遣到管城子,令补麟趾终。

骄豪始入手,廪如控奸雄。

窃拟专赏罚,爵之中书公。

何以报嘉惠,古寿碑色空。

字方兰亭逸,墨比头陀浓。

君家阅古脚,今日聊会逢。

更待黑蚍蜉,满纸昏花濛。

(0)

借山谷后山诗编于刘宜之司户因书所见呈宜之兄弟

拾遣诗视孔子道,豫章配孟颜后山。

自馀众作等别派,彪虥狸豹虎一斑。

我修直笔公万世,议论不到甘嘲讪。

中间杜老饶寒饿,陈也绝荤黄尚可。

天公雠施略相当,一字而贫更怜我。

去年臞庵太荒凉,釜中得鱼雷隐床。

了知诗祟力排摈,谁言锢疾蟠膏肓。

刘郎食饱嗜昌歜,又一过目思手揽。

编诗更著顾痴笔,字字可丹藏石䃭。

知君疗病我益病,心手相忘还展咏。

百年长病可得辞,两翁落唾皆可敬。

忽云身后无知音,此诗百变无邪心。

候虫时鸟足感耳,我思正在南风琴。

谁能首涂追四始,以经夹毂骚驾轨。

意所不快鞭曹刘,此时折汝一寸箠。

长安市上逢联璧,人持一箭与我直。

请君了却三万轴,再见坐我床下客。

(0)

贺郡守得江阴

检点诗篇方细读,忽传新渥照澄江。

荣公铜虎非渠事,旧忆河豚是此邦。

萧散盖公宜置舍,风流谢守想临窗。

他时我得扁舟去,直过凝香索酒缸。

(0)

黄公济

石色丹砂文,林木翠相合。

灵源一派长,近与银汉接。

老眼挂千仞,吟步绕百匝。

云遮忽有无,路坳见重叠。

风响闻笙竽,龙灵化蛙蛤。

再掬清泠波,一洗□滞匼。

但愿高高流,勿以众流杂。

(0)
诗词分类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诗人
倪谦 陈与义 王守仁 黄淳耀 解缙 王梵志 樊增祥 汪元量 孟郊 周密 曾巩 刘弇 岑参 秦观 吴潜 许浑 毛滂 徐积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