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色丹砂文,林木翠相合。
灵源一派长,近与银汉接。
老眼挂千仞,吟步绕百匝。
云遮忽有无,路坳见重叠。
风响闻笙竽,龙灵化蛙蛤。
再掬清泠波,一洗□滞匼。
但愿高高流,勿以众流杂。
石色丹砂文,林木翠相合。
灵源一派长,近与银汉接。
老眼挂千仞,吟步绕百匝。
云遮忽有无,路坳见重叠。
风响闻笙竽,龙灵化蛙蛤。
再掬清泠波,一洗□滞匼。
但愿高高流,勿以众流杂。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山水画卷,诗人徐照以细腻的笔触赞美了黄公济(可能是地名)的自然景色。首句“石色丹砂文”形象地写出石头如丹砂般斑斓的纹理,接着“林木翠相合”则展现出翠绿的树林与山色融为一体。诗人感叹“灵源一派长,近与银汉接”,形容山泉源头深远,仿佛直通银河,富有神秘感。
“老眼挂千仞”表达了诗人远眺的景象,而“吟步绕百匝”则体现了他流连忘返的漫步。山势忽隐忽现,“云遮忽有无,路坳见重叠”,增添了山景的层次和动态美。风吹过,仿佛奏起笙竽般的乐音,而龙灵幻化为蛙蛤,更显其神奇。
诗人捧起清澈的泉水,洗涤心灵的尘垢,“再掬清泠波,一洗□滞匼”,表达出对纯净自然的向往。最后,他寄寓愿望:“但愿高高流,勿以众流杂”,希望这股清流能保持其高洁,不被世俗混杂。
整体来看,这首诗语言简洁,意境深远,展现了诗人对山水的热爱和对超凡脱俗生活的追求。
泽国省耕纪忆辛,山川韶秀信无伦。
前秋适值逢灾歉,昨岁因之罢豫巡。
橐籥转旋农庆稔,黔黎吁请志重申。
肆鸣帝里和銮驾,一慰江干望幸民。
再奉安舆出长乐,徐遵广陌卫勾陈。
青郊喜见馀晴雪,绿麦行看发始春。
淑气眼前天与盎,诗情马首日迎新。
乘时展义非无事,敢废军书决裁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