渔村半落楚江边,林外秋原雨外天。
谁倚竹楼邀大艑,天涯暮色已苍然。
渔村半落楚江边,林外秋原雨外天。
谁倚竹楼邀大艑,天涯暮色已苍然。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略带寂寥的江南渔村秋景图。首句"渔村半落楚江边",以"半落"二字,暗示了渔村依山傍水,夕阳西下时分的景象,江边的渔村在余晖中若隐若现。"林外秋原雨外天"进一步扩展画面,秋日的平原上,雨后的天空与远处的树林相映成趣,营造出一种空旷而湿润的氛围。
"谁倚竹楼邀大艑"这一句富有想象,似乎在问,是谁在竹楼上等待,邀请远方的大船归来?"大艑"可能象征着重要的客人或期待的讯息,而"谁倚"则透露出一丝孤独和期盼的情绪。最后一句"天涯暮色已苍然"收束全诗,点明时间已是傍晚,天色渐暗,天涯海角的景色显得更加苍茫,也增添了诗人的情感深度。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渔村的自然风光,融入了诗人对人情世事的揣测和淡淡的离愁,展现出宋诗的意境之美。
君不见春风二月三月天,桃红李白纷妖妍。
清歌妙舞欢未了,落英满地生愁烟。
又不见天南海北荒村道,极目萋迷总芳草。
牵愁引恨不知名,可惜流年为情老。
人生光景何匆忙,欢娱易过哀思长。
楚乡旧忆今无恙,湘江水碧湘山苍。
晴日宜晴雨宜雨,幽谷年年悄无侣。
荣枯喜乐两超然,老去心期只如许。
岁月悠悠忽复残,微霜欲度晓风寒。
依悽共结同心约,淡薄谁将冷眼看。
百亩幽芳连九畹,佳人一去何时返。
旧游衣佩向谁边,白石野篁孤月晚。
草色逢春处处芳,公门桃李满康庄。
惟应老谢庭前植,卒岁长含雨露香。
山东宪使何昂藏,铁心古貌眉发苍。
出入四朝荷天宠,操持一节飞秋霜。
海岱茫茫几千里,十年监部平如水。
只今报政趋神京,僚庶追攀情不已。
薰风杨柳城西亭,绮筵别酒倾银瓶。
一举十觞劝公饮,气酣感我千古情。
千古之情向公道,要使苍生乐熙皞。
内台黄阁正需贤,此去严程到须早。
素灵夜哭秋郊月,汉祖吴钩三尺血。
芒砀云气从飞龙,咸阳竹帛随烟灭。
独屈群策驱群雄,汉中一旅红旗东。
韩郎对语识成败,董公遮说开天衷。
王者之师仁以武,诸侯效顺力如虎。
关河百战芟群雄,垓下一歌散强楚。
风尘荡涤天下清,万乘不忘布素情。
黄屋归来见乡邑,宴饮父老如平生。
酒酣拔剑高歌起,歌词激烈振天地。
雄志深知大业难,霸心尚思猛士倚。
群儿逐和声悠扬,起舞四顾何慨慷。
乐极哀来泪沾臆,魂魄千秋思故乡。
遂令此邑为汤沐,独承天宠何优沃。
四百休运同始终,三国遗民想兴复。
至今有台泗水滨,雄豪一去馀千春。
坏埒层层积苍藓,平原漠漠生黄尘。
我来正值清秋暮,桑柘萧萧叶飞雨。
泗水南流芒砀高,霸业王风复何许。
徘徊重是古帝郊,摩挲石刻心劳焦。
俯仰秋天莽空阔,杳杳鸿鹄凌风高。
《歌风台歌》【明·薛瑄】素灵夜哭秋郊月,汉祖吴钩三尺血。芒砀云气从飞龙,咸阳竹帛随烟灭。独屈群策驱群雄,汉中一旅红旗东。韩郎对语识成败,董公遮说开天衷。王者之师仁以武,诸侯效顺力如虎。关河百战芟群雄,垓下一歌散强楚。风尘荡涤天下清,万乘不忘布素情。黄屋归来见乡邑,宴饮父老如平生。酒酣拔剑高歌起,歌词激烈振天地。雄志深知大业难,霸心尚思猛士倚。群儿逐和声悠扬,起舞四顾何慨慷。乐极哀来泪沾臆,魂魄千秋思故乡。遂令此邑为汤沐,独承天宠何优沃。四百休运同始终,三国遗民想兴复。至今有台泗水滨,雄豪一去馀千春。坏埒层层积苍藓,平原漠漠生黄尘。我来正值清秋暮,桑柘萧萧叶飞雨。泗水南流芒砀高,霸业王风复何许。徘徊重是古帝郊,摩挲石刻心劳焦。俯仰秋天莽空阔,杳杳鸿鹄凌风高。
https://shici.929r.com/shici/TqUD7ikZ.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