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月随人,翠蘋分破秋山影。钓船归尽。
桥外诗心迥。多少荷花,不盖鸳鸯冷。西风定。
可怜潘鬓。偏浸秦台镜。
山月随人,翠蘋分破秋山影。钓船归尽。
桥外诗心迥。多少荷花,不盖鸳鸯冷。西风定。
可怜潘鬓。偏浸秦台镜。
这首词是宋代诗人史达祖的《点绛唇·山月随人》,体现了诗人的怀旧之情和对美好事物的留恋。开篇“山月随人,翠蘋分破秋山影”描绘了一幅动人的画面,月光与山色交织在一起,与诗人一同流转,给人以静谧而深远之感。翠绿色的芦苇(翠蘋)在秋风中摇曳,分割了那清冷的山影,营造出一种淡淡的忧愁。
“钓船归尽”则表达了诗人对逝去时光的留恋和不舍。钓船即渔舟,每当夜深人静之际,渔舟一艘接一艘地返回,似乎象征着时间的流逝与诗人的回忆。
“桥外诗心迥”透露出诗人在桥边徘徊,不忍离去的心情。他的诗心随着那绵长的水面和桥边的风景而起伏,充满了对美景的不舍和深沉的情感。
“多少荷花,不盖鸳鸯冷”表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赞叹和对寒冷孤寂氛围的感慨。荷花在水中盛开,但即便如此繁多,也掩饰不了那份清冷和孤独,似乎只有鸳鸯(一类水鸟)的叫声能与这种冷清相呼应。
“西风定,可怜潘鬓”则是诗人对逝去青春的哀叹。西风轻拂,带来了秋天的凉意,而“可怜潘鬓”指的是年华易逝,头发渐渐斑白,这些都是对时光无情流逝的一种感慨。
最后,“偏浸秦台镜”则是诗人在怀旧之余,又不禁想起那秦台的古镜。秦台即汉代宫殿,后世多用以指代历史的遗迹和往昔的繁华。而“偏浸”意味着诗人的心思沉浸于这面古镜中,他似乎在通过这面古镜来回望过去,寻找那些逝去的岁月。
总体来说,这首词通过对山、水、荷花等自然景物的描绘,以及对时光流逝和个人青春易逝的感慨,展现了诗人深沉的怀旧情怀和对美好事物的无限留恋。
春风骀荡杨飞花,怒马驰骋人离家。
一日行程百馀里,数日应到天之涯。
天涯远望云瀰漫,天涯久住星霜换。
争怪连宵梦转多,那堪积岁书长断。
一纸忽来千里书,书来已是隔年馀。
此日差喜君无恙,转怅还乡信仍虚。
草木托根各有处,游子行踪偏无据。
邻家前宵有客归,言君又渡桑乾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