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点绛唇·其二》
《点绛唇·其二》全文
宋 / 史达祖   形式: 词  词牌: 点绛唇

山月随人,翠蘋分破秋山影。钓船归尽。

桥外诗心迥。多少荷花,不盖鸳鸯冷。西风定。

可怜潘鬓。偏浸秦台镜。

(0)
鉴赏

这首词是宋代诗人史达祖的《点绛唇·山月随人》,体现了诗人的怀旧之情和对美好事物的留恋。开篇“山月随人,翠蘋分破秋山影”描绘了一幅动人的画面,月光与山色交织在一起,与诗人一同流转,给人以静谧而深远之感。翠绿色的芦苇(翠蘋)在秋风中摇曳,分割了那清冷的山影,营造出一种淡淡的忧愁。

“钓船归尽”则表达了诗人对逝去时光的留恋和不舍。钓船即渔舟,每当夜深人静之际,渔舟一艘接一艘地返回,似乎象征着时间的流逝与诗人的回忆。

“桥外诗心迥”透露出诗人在桥边徘徊,不忍离去的心情。他的诗心随着那绵长的水面和桥边的风景而起伏,充满了对美景的不舍和深沉的情感。

“多少荷花,不盖鸳鸯冷”表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赞叹和对寒冷孤寂氛围的感慨。荷花在水中盛开,但即便如此繁多,也掩饰不了那份清冷和孤独,似乎只有鸳鸯(一类水鸟)的叫声能与这种冷清相呼应。

“西风定,可怜潘鬓”则是诗人对逝去青春的哀叹。西风轻拂,带来了秋天的凉意,而“可怜潘鬓”指的是年华易逝,头发渐渐斑白,这些都是对时光无情流逝的一种感慨。

最后,“偏浸秦台镜”则是诗人在怀旧之余,又不禁想起那秦台的古镜。秦台即汉代宫殿,后世多用以指代历史的遗迹和往昔的繁华。而“偏浸”意味着诗人的心思沉浸于这面古镜中,他似乎在通过这面古镜来回望过去,寻找那些逝去的岁月。

总体来说,这首词通过对山、水、荷花等自然景物的描绘,以及对时光流逝和个人青春易逝的感慨,展现了诗人深沉的怀旧情怀和对美好事物的无限留恋。

作者介绍
史达祖

史达祖
朝代:宋   字:邦卿   号:梅溪   籍贯:汴(河南开封)

史达祖(1163~1220?),字邦卿,号梅溪,汴(河南开封)人,南宋婉约派重要词人,风格工巧,推动宋词走向基本定型。一生未中第,早年任过幕僚。韩侂胄当国时,他是最亲信的堂吏,负责撰拟文书。韩北伐失败后,受黥刑,死于困顿。史达祖的词以咏物为长,其中不乏身世之感。他还在宁宗朝北行使金,这一部分的北行词,充满了沉痛的家国之感。今传有《梅溪词》。存词112首。
猜你喜欢

客居杂兴·其三

前溪三尺水,大雨忽滂沱。

截竹教童试,沙汀涨几多?

(0)

游松云寺

随缘过北岭,缓步到禅林。

欲玩当前境,因求现在心。

严霜花半陨,秋老树无阴。

纵得清凉意,菩提何处寻。

(0)

远别离

春风骀荡杨飞花,怒马驰骋人离家。

一日行程百馀里,数日应到天之涯。

天涯远望云瀰漫,天涯久住星霜换。

争怪连宵梦转多,那堪积岁书长断。

一纸忽来千里书,书来已是隔年馀。

此日差喜君无恙,转怅还乡信仍虚。

草木托根各有处,游子行踪偏无据。

邻家前宵有客归,言君又渡桑乾去。

(0)

秋游·其二

浅溪斜拗路,老树半藏村。

积稻都成幄,编柴可当门。

悬流春石罅,落叶匿云根。

三两农人坐,閒将米价论。

(0)

呈彭宝臣学使·其三

一朝知己百年心,往日青衫泪满襟。

凡质果容陪点瑟,痴心还望度牙琴。

未沾化雨难为石,得入垆锤便是金。

千尺龙门山万仞,先登今已近华簪。

(0)

元夜

火树银花十里宽,歌声喧入白云端。

春宵素月无人管,任我凭栏彻夜看。

(0)
诗词分类
高中必背 秋天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诗人
孔尚任 赵恒 王胄 于武陵 刘锜 方苞 班固 刘仙伦 顾恺之 王易简 李邕 欧阳询 陶弘景 宋玉 滕斌 潘良贵 刘彻 王鼎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