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次韵和台源诸篇九首·其七灵椿台》
《次韵和台源诸篇九首·其七灵椿台》全文
宋 / 黄庭坚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固蒂深根且一邱,少时尝恐斧斤求。

何人比拟明堂柱,几岁经营江汉洲。

终以不才名四海,果然无祸阅千秋。

空山万籁月明底,安得闲眠石枕头。

(0)
翻译
深深扎根在一处丘陵,年少时常担心斧头砍伐的威胁。
谁能比作殿堂的栋梁,多少年辛勤经营着江汉的大地。
终究因才能平庸闻名天下,确实无灾祸度过漫长岁月。
寂静山中万籁俱寂,只有明月下,怎能得到枕石而眠的悠闲时光。
注释
固蒂:坚固的根基。
深根:深入地根植。
邱:丘陵。
斧斤:斧头砍伐。
比拟:比喻。
明堂柱:殿堂的栋梁。
经营:辛勤经营。
江汉洲:江汉之地。
不才:才能平庸。
无祸:无灾祸。
阅千秋:度过漫长岁月。
万籁:各种声音。
月明:明亮的月光。
闲眠:悠闲地睡眠。
石枕头:石制枕头。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黄庭坚的《次韵和台源诸篇九首·其七·灵椿台》,主要描绘了一棵深深扎根的古树,它历经岁月,曾经担忧被砍伐的命运。诗人将这棵树比喻为明堂的支柱,象征着它的支撑作用和重要性。他感慨这棵树的长久经营,不仅在江汉流域留下了影响,而且以其坚韧不拔赢得了四海之内的声誉。尽管诗人自谦“不才”,但这棵树却见证了千年的风雨,没有遭受祸患。

最后一句“空山万籁月明底,安得闲眠石枕头”描绘了宁静的山中夜晚,只有月光和自然之声,诗人想象自己能躺在月光下的石头枕头上,享受这份难得的安宁。整首诗寓言深刻,借物抒怀,表达了诗人对坚韧与静谧生活的向往。

作者介绍
黄庭坚

黄庭坚
朝代:宋   字:鲁直   号:山谷道人   籍贯:洪州分宁(今江西省九江市修水县)   生辰:1045.8.9-1105.5.24

黄庭坚(1045.8.9-1105.5.24),字鲁直,号山谷道人,晚号涪翁,洪州分宁(今江西省九江市修水县)人,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为盛极一时的江西诗派开山之祖,与杜甫、陈师道和陈与义素有“一祖三宗”(黄庭坚为其中一宗)之称。与张耒、晁补之、秦观都游学于苏轼门下,合称为“苏门四学士”。生前与苏轼齐名,世称“苏黄”。著有《山谷词》,且黄庭坚书法亦能独树一格,为“宋四家”之一。
猜你喜欢

奉和圣制夏日游石淙山

此地岩壑数千重,吾君驾鹤□乘龙。

掩映叶光含翡翠,参差石影带芙蓉。

白日将移冲叠巘,玄云欲度碍高峰。

对酒鸣琴追野趣,时闻清吹入长松。

(0)

潼关口号

河曲回千里,关门限二京。

所嗟非恃德,设险到天平。

(0)

诗偈·其一一七

识乐众生乐,缘绳枉走作。

智乐菩萨乐,无绳亦无缚。

若有发心者,直须学无作。

莫道怕落空,得空亦不恶。

见矿不识金,入炉方知错。

(0)

诗偈·其九十八

云何为人演,离相说如如。

心镜俱空静,无实亦无虚。

心通常嘿用,出世入无馀。

梵释咸恭敬,菩萨亦同居。

语是凡夫语,理合释迦书。

若能如是学,不枉用功夫。

(0)

杂句·其五

出一屋,入一屋,来来去去教他哭。

来去祇为贪瞋痴,于今悟罢须知足。

知足常须达本源,去却昔时恶知识。

恶知识,将伊作,手力法施无前后,共护无生国。

(0)

诗偈·其六

无求胜礼佛,知足胜持斋。

本自无薪火,何劳更拾柴。

(0)
诗词分类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诗人
范仲淹 释敬安 吴镇 王廷相 沈与求 苏洵 吕南公 朱敦儒 王国维 屈原 梁启超 骆宾王 纳兰性德 颜真卿 韦庄 皇甫冉 丘浚 程嘉燧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