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壁石崔嵬,飞泉石上来。
桥分三折入,峰斫一门开。
坐处凝丝雨,行边滑细苔。
浮觞不可俟,先命酌泉杯。
四壁石崔嵬,飞泉石上来。
桥分三折入,峰斫一门开。
坐处凝丝雨,行边滑细苔。
浮觞不可俟,先命酌泉杯。
这首诗描绘了西樵白云洞的壮丽景色,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将自然之美与人文之思巧妙融合。
首联“四壁石崔嵬,飞泉石上来”,开篇即以“四壁石”、“飞泉”勾勒出洞穴内外的雄奇景象,石壁高耸,泉水自上而下,一静一动,形成鲜明对比,展现出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颔联“桥分三折入,峰斫一门开”,进一步描绘了洞内景观的曲折与壮观。桥的三次转折,仿佛引导着读者深入洞穴的深处;而“峰斫一门开”则形象地展现了山峰如同被斧凿般开辟出一道门户,既突出了山势的险峻,也暗示了洞穴的神秘与深邃。
颈联“坐处凝丝雨,行边滑细苔”,转而描写人在洞中活动时的感受。坐在洞中,仿佛能感受到丝丝细雨的凝结,营造出一种静谧而湿润的氛围;行走于洞内,细苔的滑腻感增添了几分探险的乐趣与挑战。
尾联“浮觞不可俟,先命酌泉杯”,表达了诗人对洞中泉水的喜爱与赞美。在这样的环境中,浮觞(泛舟)虽未实现,但先品尝了洞中的泉水,已经足以让人心旷神怡,流连忘返。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景物描写和细腻的情感抒发,不仅展现了西樵白云洞的自然美景,也传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和对生活情趣的追求。
笋根抽涩勒。庭柯绿锁,新阴吹湿。
风力沉钟,犹许恋春今夕。
病过樱桃谷雨,向谁怨、年时驹隙。霄路隔。
青禽盼杳,履尘销寂。
玉觞惜别迟斟,记剪烛窗西,啼珠香迹。
梦冷鹃声,心事药炉烟积。
眼底高枝红瘦,放满地、芦蒿新茁。奁影侧。
芳怀几时抛得。
掩西风、初寒窗户,黄花相对无语。
画屏秋意吟边烛,难写怀人新句。思何许。
有白发知交,南北伤遥阻。年来辛苦。
似倦马驮刍,饥乌啄粟,老意向谁诉。试凝伫。
旧日双峰词侣。如今星散无睹。
售文卖卜生涯薄,君我相怜如故。须归去。
约斗酒盘蚝,倚醉■■■。湖山佳处。
把一卷丹经,商量道业,共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