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由能乞万乘身,归卧箕山天地新。
过宿翻为窃屦客,饮流仍遇弃瓢人。
许由能乞万乘身,归卧箕山天地新。
过宿翻为窃屦客,饮流仍遇弃瓢人。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王世贞所作的《偶题》,通过对比古代高士许由的形象与自己的心境,表达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世俗的疏离感。
首句“许由能乞万乘身”,引用了古代传说中的圣贤许由,他拒绝了周天子的封赏,宁愿过着隐居的生活。这里以许由自比,表达了诗人对高尚人格的追求和对权力的淡泊。
次句“归卧箕山天地新”,描绘了许由归隐箕山后,天地间焕然一新的景象,暗喻诗人内心世界的宁静与自由。通过“天地新”这一意象,展现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美的欣赏。
接下来,“过宿翻为窃屦客”,描述了诗人偶然留宿时,发现自己仿佛成了偷穿别人鞋子的过客,暗示了诗人对现实社会的疏离感和对自我身份的反思。这里的“窃屦客”形象生动地表现了诗人对于自己在世俗中地位的不确定感和对自由自在生活的渴望。
最后,“饮流仍遇弃瓢人”,进一步深化了这种情感。诗人想象自己在饮水时遇到了曾经抛弃瓢的人,这既是对自己过去行为的反省,也是对当下生活状态的一种自嘲。通过这一细节,诗人表达了对过去与现在的思考,以及对理想与现实之间差距的感慨。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比和象征手法,展现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对世俗的疏离感以及对自我身份的深刻反思,体现了其独特的审美情趣和哲学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