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住湖山老律师,钝根曾感授毗尼。
重来旧社逢生日,一到新城只暂时。
多窦塔中分半座,杂华林里策双眉。
自惭门外羊车客,未敢当人正眼窥。
久住湖山老律师,钝根曾感授毗尼。
重来旧社逢生日,一到新城只暂时。
多窦塔中分半座,杂华林里策双眉。
自惭门外羊车客,未敢当人正眼窥。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年长的僧侣在湖山间居住,他曾经因为钝根而受到传授戒律(毗尼)的感动。诗人通过“重来旧社逢生日”表达了对这位僧侣再次回到老朋友中的喜悦,以及短暂访问新地方的描述。接着,“多窦塔中分半座,杂华林里策双眉”两句,生动地展现了僧侣在多窦塔中分享座位,在杂花树林中活动的情景。最后,“自惭门外羊车客,未敢当人正眼窥”则表达了诗人对自己作为外人的谦逊态度,不敢直视僧侣的庄严。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场景描绘和情感流露,展现了僧侣的生活状态和诗人对其的敬仰之情,同时也传达了对友情、修行与自我谦卑的深刻思考。
畴昔抱微尚,五岳志窥寻。
絷身清切禁,安得谐夙心。
恭承帝嘉命,群藩展玉琛。
炎方鬯历访,因获散冲襟。
遂越三湘浦,亦涉衡阳浔。
驾言谒灵岳,清斋秉严忱。
霾阴豁幽巘,朝景耀阳林。
长松三十里,夹阔摇疏森。
微飙下曲崦,萧飒竽籁吟。
危阙耸霄汉,朱碧澄堂阴。
群峰俨翔会,紫翠纷升沉。
圣人握元化,峙流序高深。
皇皇朱鸟祀,秩礼崇古今。
惟德理南讹,长养参调斟。
再拜盼庭庑,肃穆怀居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