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送贾升主簿之荆府》
《送贾升主簿之荆府》全文
唐 / 孟浩然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删]韵

奉使推能者,勤王不暂闲。

观风随按察,乘骑度荆关。

送别登何处,开筵旧岘山。

征轩明日远,空望郢门间。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sòngjiǎshēngzhǔ簿zhījīng
táng / mènghàorán

fèng使shǐtuīnéngzhěqínwángzànxián

guānfēngsuíàncháchéngjīngguān

sòngbiédēngchùkāiyánjiùxiànshān

zhēngxuānmíngyuǎnkōngwàngyǐngménjiān

注释
奉使:奉命出使。
推能者:选拔有能力的人。
勤王:尽力辅佐君王。
暂闲:片刻休息。
观风:考察民风。
按察:监察官职。
乘骑:骑马。
度:穿越。
荆关:荆门和关隘。
送别:送别。
登何处:登上哪里。
开筵:设宴。
旧岘山:古老的岘山。
征轩:远行的车马。
明日:明天。
郢门:古代楚国的都城,这里泛指远方。
翻译
奉命选拔有才能的人,为王事奔波从不空闲。
考察民情如同监察官员,骑马穿越荆门和关隘。
送别时登上哪里的高处,宴会设在古老的岘山边。
明天的行程将要远离,只能在郢门之间空自眺望。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孟浩然的作品,名为《送贾升主簿之荆府》。通过这短短的几句话,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对友人的深厚情谊以及对远行者的依依不舍之情。

“奉使推能者,勤王不暂闲。” 这两句表明贾升主簿即将赴任荆府,是一位勤勉而有能力的人,他要去的地方是需要尽心尽力、无时或息地为国家效力的。

“观风随按察,乘骑度荆关。” 这里写出了友人出发的情景。诗人细致地描绘了贾升观察风向,准备启程的情形,以及他策马穿越荆关的壮丽画面。

“送别登何处,开筵旧岘山。” 这两句则是诗人在送别时的心情写照。他们选择了旧时曾经游历过的岘山之巅为送行的地方,铺开席子,共叙离别之情。

“征轩明日远,空望郢门间。” 最后两句诗则表达了友人一走便是长久不见,诗人站在高处遥望着那逐渐消失在视线中的车辚印记,心中充满对友人的思念和不舍。

整首诗通过送别的场景,展现了诗人对远行者的关切和不舍,以及对友情长存的美好祝愿。

作者介绍
孟浩然

孟浩然
朝代:唐   字:浩然   籍贯:襄州襄阳(今湖北襄阳)   生辰:689-740

孟浩然(689—740),名浩,字浩然,号孟山人,襄州襄阳(现湖北襄阳)人,世称孟襄阳。因他未曾入仕,又称之为孟山人,是唐代著名的山水田园派诗人。孟浩然生当盛唐,早年有志用世,在仕途困顿、痛苦失望后,尚能自重,不媚俗世,修道归隐终身。曾隐居鹿门山。40岁时,游长安,应进士举不第。曾在太学赋诗,名动公卿,一座倾服,为之搁笔。开元二十五年(737)张九龄招致幕府,后隐居。
猜你喜欢

奉题仇工部壁间古松图歌

苍松在山自奇古,灌木翳之人不惊。

忽然图向堂上壁,满坐叹息长风生。

交柯崛走森昼晦,其下将疑鬼神会。

雾雨寒霏虎豹毛,雷霆怒拆蛟鼍背。

乃知巨笔老且神,力斡造化雄千钧。

皇天不夭栋梁具,后土潜回霜雪春。

尔松已为人爱惜,见尔为尔生颜色。

山中岂无材木倚绝壁,未逢匠石嗟何益。

(0)

乌石山天王寺

天王小精庐,山角临城闉。

古称藩服雄,毕境环相陈。

塔影六七枝,瓦缝千万鳞。

烟明南台树,潮壮方山津。

老僧肯前揖,似余异人人。

指点壁间画,修庑行逡巡。

观音大自在,维摩妙悲颦。

苍然古木阴,寒山砦可亲。

版扉几尊者,一一皆风神。

老僧太息言,劫馀偶遗珍。

从今几年算,此壁终成尘。

余笑谓老僧,子意亦良勤。

适见俄已失,当悟无还真。

(0)

别谢提刑

峨峨楼观地,寂寂风雨墟。

可怜零落身,万里投修涂。

窅窕千蛾眉,已奉他人娱。

主恩天罔极,苟生岂良图。

行行重行行,善保千金躯。

别怀不敢诉,顾步复踟蹰。

(0)

赠赵鍊师奉祠南海会稽

函香南国羽衣师,东绕稽山谒禹祠。

使驭稳如乘白鹤,仙都归及采玄芝。

文园进稿无封禅,宣室求言有受釐。

书就会同灵贶阔,词人休撰《九歌》辞。

(0)

题陈北山扇五首·其三

翠幕低垂护午阴,碧瓶里面水痕深。

东风截断人间热,勾引清凉养道心。

(0)

聪仲晦古意廿一首爱而和之仍次其韵·其五

高明悬万象,经纬成纵横。

君子动静机,一以踪天行。

后来英伟士,概举名书生。

胡为事无用,篆刻风物情。

(0)
诗词分类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诗人
苏瑰 李夫人 柳泌 开元宫人 阎立本 魏知古 蔡新 薛媛 史青 黄丕烈 颜仁郁 胡令能 曹彪 王继鹏 王翙 崔枢 许宣平 黄式三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