乱馀何幸得閒身,来往林泉自主宾。
冷局已无争道客,高山还有听琴人。
风生静树秋初入,月近枯禅夜独亲。
十载旧游零落尽,暮年相见莫辞频。
乱馀何幸得閒身,来往林泉自主宾。
冷局已无争道客,高山还有听琴人。
风生静树秋初入,月近枯禅夜独亲。
十载旧游零落尽,暮年相见莫辞频。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成鹫在战乱之后,得以闲适地往来于林泉之间,享受自然之美的生活情景。诗中充满了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之美的赞美。
首联“乱馀何幸得閒身,来往林泉自主宾”,开篇即表达了诗人对战乱后能够自由自在地在林泉间游走的庆幸之情,将自己视为这里的主人与宾客,流露出一种超脱世俗的闲适心境。
颔联“冷局已无争道客,高山还有听琴人”,通过对比,强调了环境的清幽与内心的宁静。冷局指无人争道的冷清之地,而高山则象征着高雅的境界,听琴之人则是心灵纯净的象征,暗示诗人在此找到了精神上的慰藉。
颈联“风生静树秋初入,月近枯禅夜独亲”,进一步描绘了自然界的美好景象。秋风吹过静默的树木,带来了一丝凉意,月亮靠近枯坐的禅者,似乎在夜晚给予他特别的陪伴。这一联通过自然景观的描写,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又富有诗意的氛围。
尾联“十载旧游零落尽,暮年相见莫辞频”,诗人回忆起过去十年间的游历,如今这些记忆都已消逝,但在晚年还能与友人相聚,便显得尤为珍贵。表达了对友情的珍惜和对过往岁月的怀念。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描绘和对人生体验的深刻感悟,展现了诗人追求内心平静、向往自然生活的精神世界。
夜来寒侵酒席,露微泫。
舄履初会,香泽方熏,无端暗雨催人,但怪灯偏帘卷。
回顾,始觉惊鸿去云远。大都世间,最苦唯聚散。
到得春残,看即是、开离宴。
细思别后,柳眼花须更谁剪。此怀何处消遣。
黄金篆书扁朱门,夹道巨竹屯苍云。
崖岭划若天地分,千柱耽耽压其垠。
缨冠肃谒丈人君,广殿空庭吹宝熏。
摩挲画墙手为皲,异哉山巙与土羵。
物怪齾齾冠丘坟,仙人佩玉杂帨帉。
手整貂冠最不群,欲去不忍恨日曛。
道翁采药昼夜勤,松根茯苓获兼斤。
人芝植立彊骨觔,狗杞群吠声狺狺。
山炉小甑吹幽芬,朱颜不饮常自醺。
我亦宿诵五千文,一念之差堕世纷。
逝将从翁走如麋,隐书秘诀何由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