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学开书院,崇儒引席珍。
集贤招衮职,论道命台臣。
礼乐沿今古,文章革旧新。
献酬尊俎列,宾主位班陈。
节变云初夏,时移气尚春。
所希光史册,千载仰兹晨。
广学开书院,崇儒引席珍。
集贤招衮职,论道命台臣。
礼乐沿今古,文章革旧新。
献酬尊俎列,宾主位班陈。
节变云初夏,时移气尚春。
所希光史册,千载仰兹晨。
此诗描绘了一场盛大的学术宴会,其背景设在一个书院之中。开篇即展现了对知识的渴望与尊崇,"广学开书院,崇儒引席珍"表明这是一个开阔而宏伟的地方,对儒家思想推崇备至,席位上摆放着珍贵的典籍。
接着,"集贤招衮职,论道命台臣"显示了这里是汇聚贤士的大地,他们或讨论学问,或被委以重任,成为朝廷中的重要人物。"礼乐沿今古,文章革旧新"则说明在这个书院里,不仅传承着古代的礼仪与音乐,更有创新之风,文学作品不断更新换代。
宴会场景由"献酬尊俎列,宾主位班陈"一幕生动展现。人们在这里互相敬酒,尊卑有序,宾主分明,一切都井然有序。
然而,时光易逝,季节更迭,"节变云初夏,时移气尚春"让人感受到时间的流转与自然界的变化,即使在这个充满智慧和文化氛围的地方,也难免对时光的宝贵有所感慨。
最后,诗人表达了希望自己的名字能够被载入史册,流传千古的愿望:"所希光史册,千载仰兹晨"。这不仅是个人对于永恒荣耀的追求,也反映了书院学者对于文化传承与个人成就的渴望。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书院生活的描绘,展现了古代士人对于知识、文化和道德的高度重视,以及他们对于永恒价值的追求。
初辟明堂见帝轩,此时宁得恋丘园。
程文懒谒春官氏,决策思干法扆尊。
千古声名传鹗表,四方豪俊望龙门。
若趋丹陛承清问,何以酬知或敢言。
花间鸟语愁泥滑,屋上鸠鸣厌雨多。
坐见残春一如此,可怜吾意已蹉跎。
萧条两鬓霜后草,潋滟十分金卷荷。
此物犹能慰衰老,稍晴相约屡相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