翠眉含愁展新叶,长袖善舞拖旧条。
黄莺初啭一何喜,红桃相映不胜娇。
行人歇马近驿路,渔叟系舟临溪桥。
斜风细雨与残照,不妨意气常飘飘。
翠眉含愁展新叶,长袖善舞拖旧条。
黄莺初啭一何喜,红桃相映不胜娇。
行人歇马近驿路,渔叟系舟临溪桥。
斜风细雨与残照,不妨意气常飘飘。
这首诗描绘了柳树在春风中的生动景象,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柳树的柔美与生机。首句“翠眉含愁展新叶”,以“翠眉”比喻柳叶,形象地描绘出柳叶在春风吹拂下缓缓展开的情态,仿佛带着一丝淡淡的忧愁,又充满了生机与活力。接着,“长袖善舞拖旧条”,将柳枝比作舞动的长袖,生动地表现了柳枝随风摇曳的姿态,既有美感又充满动态感。
“黄莺初啭一何喜,红桃相映不胜娇”,通过黄莺的欢鸣和红桃的娇艳,进一步渲染了春天的生机与喜悦,同时也衬托出柳树的美丽。黄莺的啼鸣与红桃的绽放,与柳树的绿意形成鲜明对比,共同构成了一幅春日生机勃勃的画面。
后半部分“行人歇马近驿路,渔叟系舟临溪桥”,转而描写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场景。行人在驿站旁休息,渔翁在溪桥边垂钓,这些日常生活中的小景,增添了画面的生活气息,也体现了诗人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最后,“斜风细雨与残照,不妨意气常飘飘”,以斜风细雨和夕阳余晖作为背景,营造出一种悠然自得的氛围。即使是在风雨中,或是夕阳西下之时,柳树依然展现出飘逸的姿态,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生活态度的乐观。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柳树及其周围环境的细腻描绘,展现了春天的生机与美好,以及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意境,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欣赏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梁楷惜墨如惜金,醉来亦复成漓淋。
天籁自响或自瘖,族史阁笔空沉吟。
前日去寻子赵子,道院水亭秋色里。
幻成赵子骑蹇驴,潇洒不减骑鲸鱼。
又写深衣跨牛客,云生谷口耕阡陌。
按图绝叫喜欲飞,棹笔授我使我题。
我方拄眼孤山西,岑楼残碧澹扫眉。
见成一段诗中画,宜雨宜晴四时挂。
输与滕王蛱蝶图,坐收少室山人贾。
楚山有美倾人国,家傍江城逐臣宅。
逐臣赋并日月明,琵琶遣入穹庐鸣。
哀弹不作胡儿语,写汉遗音吊亡楚。
泪如铅水湿春风,苦心只与春风诉。
曲中愁绪乱风丝,因风寄雁云南飞。
汉家弹作昭君怨,试问昭君别怨谁。
天生尤物天还如,仰天自笑蛾眉误。
不如强醉枕琵琶,暂时栩栩梦还家。
昭阳未有承恩地,阏氏孰与宁胡贵。
不须频下思家泪,汉女雄猜如阿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