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屋千山万山里,轩窗四面峰峦起。
捲幕晴招岭上云,烹茶夜汲岩前水。
二三高人同素心,杖藜时复来幽林。
抱琴相延坐亭上,一曲雅谐山水音。
屋头隙地肯相许,愿作比邻共相处。
剩采松花酿玉醪,更觅黄精斸春雨。
结屋千山万山里,轩窗四面峰峦起。
捲幕晴招岭上云,烹茶夜汲岩前水。
二三高人同素心,杖藜时复来幽林。
抱琴相延坐亭上,一曲雅谐山水音。
屋头隙地肯相许,愿作比邻共相处。
剩采松花酿玉醪,更觅黄精斸春雨。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隐逸生活的画面。诗人将自己的居所建在崇山峻岭之间,四周是连绵起伏的峰峦,轩窗之外尽是壮丽的自然景色。白天,他卷起窗帘,邀请山上的云彩作伴,夜晚则在岩泉边烹煮清茶。诗人与几位志同道合的高人交往,他们手持藜杖漫步于幽深的树林,一同欣赏着山水之间的和谐之音。
诗人表达了对这种宁静生活的向往,希望能与邻居共享这片天地,甚至愿意种植松花以酿美酒,寻找黄精以掘取春雨,增添生活的诗意和乐趣。整首诗充满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简朴生活的理想追求,体现了明代文人士大夫的隐逸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