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符曾破敌,紫气复临关。
千古兴亡地,中原指顾间。
浮云随马策,落日照刀环。
远愧轻裘者,铭功上岘山。
赤符曾破敌,紫气复临关。
千古兴亡地,中原指顾间。
浮云随马策,落日照刀环。
远愧轻裘者,铭功上岘山。
这首明代黎民表的《阅军池河度清流关》描绘了一幅壮丽的历史画面。首联“赤符曾破敌,紫气复临关”以象征手法,提及赤符(古代符瑞之一)和紫气,暗示着军事胜利与吉祥之气重返战略要塞清流关,展现了历史的轮回与军事荣耀。
颔联“千古兴亡地,中原指顾间”进一步强调了此地在历史上的重要性,它是决定国家兴衰的关键所在,只需一瞬之间即可左右大局。诗人以宏大视角,揭示了地理位置的深远影响。
颈联“浮云随马策,落日照刀环”通过动态的意象,描绘出军队行进的场景,浮云伴随马蹄,落日映照刀环,营造出一种豪迈而苍凉的氛围。
尾联“远愧轻裘者,铭功上岘山”表达了诗人的感慨,他自谦为未能亲身参与这样的辉煌时刻而感到遗憾,但仍然心怀敬仰,期待后人能铭记这些功绩,如同古人将功勋刻在岘山之上,成为永恒的记忆。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历史典故和生动画面,展现了对军事胜利的赞美,以及对历史沧桑的深沉思考。
吾贫自无家,客户寄村疃。
槿篱月三间,荒寒天不管。
燕亦何所闻,乃于我乎馆。
岂以菊未莎,而有竹可款。
不叩富儿门,宁为老夫伴。
此意殊可人,然亦似吾懒。
所须半丸泥,不费一秉秆。
云胡及风薰,相宅无乃缓。
勉哉尔翁姥,坐席宁暇暖。
主人当贺成,落以晴云碗。
沙禽有鸂鶒,偕老矢靡他。
语语浴晴渚,处处眠春莎。
三生爱欲牵,不避弋者罗。
双笼致厓下,穷蹙愁相睋。
吾将逸之归,如此红裳何。
方池尺有咫,亦足供逶迤。
眷言树之栅,结屋如渔蓑。
相攸奠尔居,谨勿思江河。
岂但林外鸠,晴雨不我讹。
人斯其视斯,妻柔而夫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