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游京城西山三首·其二》
《游京城西山三首·其二》全文
明 / 王鏊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三年渴思玉山泉,濯足盘陀一爽然。

寒漱石根鸣决决,光摇云影静娟娟。

诸贤好作山阴会,老子仍工水底眠。

汲得一瓢城里去,霈为甘雨洒炎烟。

(0)
鉴赏

此诗描绘了诗人对玉山泉水的渴望与向往,以及在游览西山时的愉悦心情。首句“三年渴思玉山泉”,表达了诗人对玉山泉水的长久思念,仿佛已经三年未曾品尝。接着,“濯足盘陀一爽然”则展现了诗人终于如愿以偿,洗足于山间巨石上,身心得到了极大的舒畅。

“寒漱石根鸣决决,光摇云影静娟娟”两句,运用生动的比喻和细腻的描绘,将泉水从石缝中潺潺流出的声音比作“决决”,形象地表现了泉水的清澈与灵动;同时,泉水映照着云影,光线在水面轻柔地摇曳,展现出一种宁静而娟秀的美。

“诸贤好作山阴会,老子仍工水底眠”则流露出诗人与古人共游山水的愿望,同时也暗示了自己愿意像古代文人那样,在自然中寻求心灵的寄托与安息。

最后,“汲得一瓢城里去,霈为甘雨洒炎烟”表达了诗人将山中的清泉带回家乡,希望它能如同甘霖般滋润大地,消除炎热与尘埃,寓意着将自然的美好与清凉带入世俗生活,带来福祉与安宁。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与向往,以及在自然中寻找心灵慰藉的追求。

作者介绍
王鏊

王鏊
朝代:明   字:济之   号:守溪   籍贯:吴县(今江苏苏州)   生辰:1450—1524

王鏊(1450—1524)明代名臣、文学家。字济之,号守溪,晚号拙叟,学者称震泽先生,汉族,吴县(今江苏苏州)人。十六岁时国子监诸生即传诵其文,成化十一年进士。授编修,弘治时历侍讲学士,充讲官,擢吏部右侍郎,正德初进户部尚书、文渊阁大学士。博学有识鉴,有《姑苏志》、《震泽集》、《震泽长语》。 
猜你喜欢

窗前木芙蓉

辛苦孤花破小寒,花心应似客心酸。

更凭青女留连得,未作愁红怨绿看。

(0)

满江红·其二登黄鹤楼有感

遥望中原,荒烟外、许多城郭。

想当年、花遮柳护,凤楼龙阁。

万岁山前珠翠绕,蓬壶殿里笙歌作。

到而今、铁蹄满郊畿,风尘恶。兵安在,膏锋锷。

民安在,填沟壑。叹江山如故,千村寥落。

何日请缨提锐旅,一鞭直渡清河洛。

却归来、再续汉阳游,骑黄鹤。

(0)

定风波·其一送卢提刑,约上元重来

少日犹堪话别离,老来怕作送行诗。

极目南云无过雁。君看,梅花也解寄相思。

无限江山行未了。父老,不须和泪看旌旗。

后会丁宁何日是?须记,春风十日放灯时。

(0)

郭熙画秋山平远

玉堂昼掩春日闲,中有郭熙画春山。

鸣鸠乳燕初睡起,白波青嶂非人间。

离离短幅开平远,漠漠疏林寄秋晚。

恰似江南送客时,中流回头望云巘。

伊川佚老鬓如霜,卧看秋山思洛阳。

为君纸尾作行草,炯如嵩洛浮秋光。

我从公游如一日,不觉青山映黄发。

为画龙门八节滩,待向伊川买泉石。

(0)

东坡八首,并叙·其二

荒田虽浪莽,高庳各有适。

下隰种粳稌,东原莳枣栗。

江南有蜀士,桑果已许乞。

好竹不难栽,但恐鞭横逸。

仍须卜佳处,规以安我室。

家僮烧枯草,走报暗井出。

一饱未敢期,瓢饮已可必。

(0)

听贤师琴

大弦春温和且平,小弦廉折亮以清。

平生未识宫与角,但闻牛鸣盎中雉登木。

门前剥啄谁叩门,山僧未闲君勿嗔。

归家且觅千斛水,净洗从前筝笛耳。

(0)
诗词分类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诗人
王时翔 俞德邻 王绅 区怀年 薛始亨 释宗杲 金武祥 张方平 区怀瑞 丁澎 宋登春 韩邦奇 高濂 郑用锡 何乔新 何中 龚敩 冯时行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