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川拨棹》
《川拨棹》全文
元 / 王哲   形式: 曲  押[屑]韵

四更里,瞥看牛斗光如爇。

照遍满宽清虚,放尽灵辉凛冽。向东方也,玉花结。

攒烛三山似电掣。熠耀如琼瑶屑。

被这惺惺了了,一齐中宵盗窃。害风儿,怎生说。

(0)
鉴赏

这首元代诗人王哲的《川拨棹》描绘了一幅深夜景象。诗中以四更时分的牛斗星斗为引,形容其光芒照亮夜空,犹如点燃的灯火,照亮了广阔的天地,散发出冷冽的灵辉。接着,诗人将目光转向东方,看到如玉花般璀璨的景象,仿佛烛火在三座山间疾驰,熠熠生辉,如同琼瑶碎屑般耀眼。

诗人在此情境下,感到清醒而警觉,仿佛这些光芒在窃取着夜晚的宁静,令人难以入睡。他以"害风儿,怎生说"结尾,流露出对这种深夜美景带来的困扰和无奈,暗示着即使面对如此美丽的景色,也无法抵挡困意的侵袭。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生动的比喻,展现了元代文人对自然景象的独特感受和夜晚静谧中的微妙心境。

作者介绍
王哲

王哲
朝代:元

(1112—1170)咸阳人,道士,初名中孚,字允卿。熙宗天眷初应武举,改名德威,字世雄;海陵王正隆四年学道,改名,字知明,号重阳子。倜傥尚义,不拘小节,好属文,才思敏捷。学道后往来终南山一带,曾在终南县南凿穴而居。后至山东崳山全真庵。所创教派名全真道。马丹阳、丘长春、王玉阳、郝广陵、谭处端皆其弟子。
猜你喜欢

大江东去.又题长江风雨图,用坡仙韵

大江东去,只琴书一舸,便无他物。

两点金焦排浪出,曾否高歌题壁。

风打潮头,雨冲篷脚,万顷涛飞雪。

谪仙犹在,相怜如许雄杰。

料想酾酒狂吟,仰天浩叹,豪兴临江发。

世上浮沈成底事,窥破无生无灭。

伍相奔波,知章落井,想去容毫发。

旁人閒指,话君捞取明月。

(0)

菩萨蛮·其三

珠灯红孕相思句。相思有翼还飞去。黄竹赠湘君。

江干双泪痕。华鬘天自碧。抱定怀中月。

愁压采旄低。洛川归路迷。

(0)

采桑子.为顾起潜题宋宝庆复泉井栏。余旧居吴郡杉渎桥,有咸淳亨井栏,曾见之于金石著录。故末章及之。丽娃乡亦井栏中语

娃乡人去苔空绿,功德庄严。翠墨循环。

知是南朝第几泉。小桃风绰双屏冷,杉渎桥边。

曾照朱颜。一别金阊十五年。

(0)

忆江南

儿时忆,春日永慈闱。

每作娇痴依母膝,偶思问字揽儿衣。色笑总无违。

(0)

汉宫春.吾家海山仙馆在半塘荔子湾,为南汉昌华苑故址。从伯祖德舆公别业也。水榭风廊,迤迟十数里。中有碧璜,乃仿西湖三潭印月,辟七塘而成者。余足迹遍吴越,曾瞻内苑昆明湖,所称名园未之能及。今人事沧桑,时移景易,维舟凭眺,只余百顷荒塘,荷花送晚耳。夏鸣之、田石友所绘二图犹在友人家。时假披览,尚可指其一二胜概。辛未消夏,偶怀故乡,为拈此调

零落神山,认昌华故苑,丹荔湾头。

荒塘绿荷涨晚,荡夏成秋。

三潭印月,比西湖、潮定风柔。

都换了、断桥废馆,画图收拾芳洲。

回眄海桑全幻,便齐云结绮,曾几来游。

乌衣旧时堂榭,让与閒鸥。

金题锦贉,有丛书、人去名留。

吾老矣,青蓑办否,归时重理渔舟。

(0)

踏莎行.同社诸子宴余与月子于小同春阁,分得鸟字

粉镜交鸾,文窗了鸟。暖红吹度花多少。

春人真不负良宵,燕莺分付休惊晓。

唤姐桃根,同心苏小。兰襟博得玫瑰笑。

明珠十斛掷当筵,听歌只惜人将老。

(0)
诗词分类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愤世嫉俗 怀才不遇 长江 松树 写风 写草 气节 沧桑 庐山
诗人
憨山德清 沈自晋 王琼 朱栴 罗贯中 施耐庵 元顺帝 元文宗 杨景贤 商衟 高茂卿 岳伯川 邾仲谊 庾吉甫 脱脱 李寿卿 汪元亨 高文秀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