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大江东去.又题长江风雨图,用坡仙韵》
《大江东去.又题长江风雨图,用坡仙韵》全文
清 / 杨葆光   形式: 词  词牌: 念奴娇

大江东去,只琴书一舸,便无他物。

两点金焦排浪出,曾否高歌题壁。

风打潮头,雨冲篷脚,万顷涛飞雪。

谪仙犹在,相怜如许雄杰。

料想酾酒狂吟,仰天浩叹,豪兴临江发。

世上浮沈成底事,窥破无生无灭。

伍相奔波,知章落井,想去容毫发。

旁人閒指,话君捞取明月。

(0)
鉴赏

此诗《大江东去》由清代诗人杨葆光所作,巧妙地运用了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的韵脚,描绘了一幅长江风雨图景,充满了豪迈与哲思。

首句“大江东去”,借用了苏轼的经典开篇,以长江的壮阔起笔,引出后文的壮丽景象。接着,“只琴书一舸,便无他物”两句,描绘了诗人独自乘舟于江上,仅携琴书相伴的场景,营造出一种超然物外的意境。

“两点金焦排浪出,曾否高歌题壁”两句,将目光投向长江两岸的名胜金焦,仿佛诗人正站在壁上高歌,留下不朽的痕迹,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历史文化的敬仰。

“风打潮头,雨冲篷脚,万顷涛飞雪”三句,生动描绘了长江上的狂风巨浪,以及诗人面对自然力量时的坚韧与勇敢。这里不仅展现了自然的壮美,也寓意着人生的起伏与挑战。

“谪仙犹在,相怜如许雄杰”两句,借用了李白“谪仙”的典故,表达了诗人对历史上杰出人物的敬仰之情,同时也暗示了自己虽身处逆境,仍保持豪情壮志。

“料想酾酒狂吟,仰天浩叹,豪兴临江发”几句,进一步深化了诗人的内心世界,通过想象中的饮酒狂歌、仰天长叹,展现了诗人面对人生波折时的豁达与豪情。

最后,“世上浮沈成底事,窥破无生无灭”两句,揭示了诗人对生命本质的深刻思考,表达了对世间一切变化的淡然态度,以及对永恒与瞬间之间关系的洞察。

“伍相奔波,知章落井,想去容毫发”几句,通过引用历史人物伍子胥和贺知章的故事,进一步丰富了诗歌的历史文化底蕴,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过去英雄事迹的怀念与敬仰。

“旁人閒指,话君捞取明月”结尾两句,以旁观者的视角,暗示了诗人追求理想与真理的决心,如同在暗夜中寻找明月一般,充满了对未来的憧憬与期待。

整首诗以长江为背景,融合了自然景观、历史人物、个人情感与哲学思考,展现了诗人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邃的思想境界。

作者介绍

杨葆光
朝代:清

(1830—1912)江苏娄县人,字古酝,号苏盦,又号红豆词人。诸生。同治间,居保定莲池书院,与修《畿辅通志》。光绪间官浙江景宁知县。骈散文诗词均有名。有《苏盦集》。
猜你喜欢

归田十咏和韵送刘教授归庐陵·其四

折竹沉舟罢钓年,沧波万顷任茫然。

村中社饭餐须饱,敢爱囊中折二钱。

(0)

次韵白沙先生见寄葵山之作三绝·其二

何人忙里会偷閒,是处江天是处山。

满袖茶烟吹不散,瘦筇前日古劳还。

(0)

重泛府江三绝·其三

曾舞戎轩破阵云,血痕犹隐岸花芬。

齁齁赤子都安寝,敢记当时尺寸勋。

(0)

送医者王十七还乡·其一

东郊格斗已三年,虎啸狼嘷尚满川。

素女遗编何处了,钱塘江月净娟娟。

(0)

赠孙天初二绝·其二

秃空打坐终成幻,抱膝长吟亦可疑。

事到面前须放手,心当静处不消诗。

(0)

茅林八景为姜太守题·其三林溪渔钓

细雨斜风弥月,剩水残山几分。

醉卧白头浪里,茫茫烟草黄昏。

(0)
诗词分类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诗人
戴圣 向秀 鸠摩罗什 左丘明 韩非 庄周 李耳 荀子 李斯 曾参 吕不韦 公羊高 谷梁赤 宁戚 孔子 墨子 江采萍 徐惠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