折竹沉舟罢钓年,沧波万顷任茫然。
村中社饭餐须饱,敢爱囊中折二钱。
折竹沉舟罢钓年,沧波万顷任茫然。
村中社饭餐须饱,敢爱囊中折二钱。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对归隐生活的向往和对物质淡泊的态度。"折竹沉舟罢钓年",诗人选择放弃世俗的追求,如同折断竹竿、沉舟湖海,结束了以往的仕途生涯或垂钓生涯,表现出一种超脱的决心。"沧波万顷任茫然",广阔的江面象征着无尽的自由和广阔的内心世界,诗人面对这样的景象,心境开阔而坦然。
"村中社饭餐须饱",诗人强调在乡村生活中,享受简单而满足的饮食,对物质需求不高,只求饱腹,体现了他的朴素生活观。"敢爱囊中折二钱",这里的"敢爱"表达出诗人对财富的轻视,即使囊中有少许钱财,也不足以让他改变对简朴生活的坚守,流露出一种高尚的道德情操。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归隐生活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清贫而充实生活的向往,以及对世俗名利的淡泊,展现了明代士人的一种理想人格。
清明初过春弄色,柳黄转绿杏红白。
廿年五度旸台游,屡失花时晚乃得。
萦冈匝野若烟雾,数十百里树万亿。
无风芳华自矜宠,向日光艳相映射。
比香雪海差少香,东瀛樱花岂其敌?
居人种树取落实,却办诗料供游客。
烂漫最数管家岭,层沓周围望无极。
山南大工亦擅胜,敢尽天欢穷日力?
风光有此不留待,垫巾重为逝者惜。
王孙草绿胡末归,欠上秀峰永朝夕。
清明已过冷无那,野桃始华杏未破。
?题故以草得名,吹绿东风尽飘簸。
禅宫因山切云上,梵响出林与泉和。
铁扃石窟经全藏,薪火绵连僧一个。
壁中尚书井底史,愿力吾儒孰与大?
法华椎拓千岁馀,下瞰人间如鸟过。
亦知隔岭胜尤最,一宿先归迫晨课。
诘朝西望峰层层,君等上方正云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