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已过冷无那,野桃始华杏未破。
?题故以草得名,吹绿东风尽飘簸。
禅宫因山切云上,梵响出林与泉和。
铁扃石窟经全藏,薪火绵连僧一个。
壁中尚书井底史,愿力吾儒孰与大?
法华椎拓千岁馀,下瞰人间如鸟过。
亦知隔岭胜尤最,一宿先归迫晨课。
诘朝西望峰层层,君等上方正云卧。
清明已过冷无那,野桃始华杏未破。
?题故以草得名,吹绿东风尽飘簸。
禅宫因山切云上,梵响出林与泉和。
铁扃石窟经全藏,薪火绵连僧一个。
壁中尚书井底史,愿力吾儒孰与大?
法华椎拓千岁馀,下瞰人间如鸟过。
亦知隔岭胜尤最,一宿先归迫晨课。
诘朝西望峰层层,君等上方正云卧。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三月十二日与友人一同游览石经山云居寺的所见所感。清明时节,天气虽冷,但野桃绽放,杏花未开,春意渐浓。山上的禅院高耸入云,梵音与山间流水和谐共鸣。石窟内藏有完整的佛经,薪火相传,仅存一位僧侣守护。墙壁上刻有尚书的遗迹和历史故事,显示了深厚的文化底蕴。法华经历经千年,俯瞰人间如同飞鸟掠过。次日,作者前往上方,欣赏山峰美景,却因晨课之约先行返回。诗中不仅展现了自然之美,也蕴含了对历史文化的深沉感慨以及对宗教精神的向往。
君看得全者,无妨竟坠车。
渴羌情固甚,狂客乐偏馀。
泥饮从吾辈,欢呼好共醵。
言寻丛柳岸,烂漫对江渔。
盈耳皆天籁,善鸣大而远。
吹万固闻庄,长啸亦惊阮。
寂处响亦怀,静守听或返。
记君领取时,清磬禅房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