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送钟钦礼还会稽》
《送钟钦礼还会稽》全文
明 / 王鏊   形式: 古风

会稽山人其姓钟,丹青之外诗仍工。

若耶溪上弄云水,谁将姓氏彻九重。

文华殿前见天子,受釐三日居斋宫。

东厢落笔风雨疾,指盼屡得回重瞳。

重瞳一一分甲乙,御笔亲书为第一。

峰峦惨淡李营丘,烟云灭没王摩诘。

诏令内府赐麟蹄,又向边城落戎籍。

山人拜舞前致词,草茅何幸逢明时。

金坡玉琐天上见,惜臣老矣无能为。

鉴湖一曲臣所好,细草幽花梦中到。

敕赐乌纱作外臣,白石清泉恣游钓。

云浩浩,江悠悠,山人去矣谁为留。

人生虽云故乡乐,大隐金门亦不恶。

君不见,东方朔。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sòngzhōngqīnháihuì
míng / wángào

huìshānrénxìngzhōngdānqīngzhīwàishīrénggōng

ruòshàngnòngyúnshuǐshuíjiāngxìngchèjiǔzhòng

wénhuá殿diànqiánjiàntiānshòusānzhāigōng

dōngxiāngluòfēngzhǐpànhuízhòngtóng

zhòngtóngfēnjiǎqīnshūwèi

fēngluáncǎndànyíngqiūyānyúnmièméiwángjié

zhàolìngnèilín?
yòuxiàngbiānchéngluòróng

shānrénbàiqiánzhìcǎomáoxìngféngmíngshí

jīnsuǒtiānshàngjiànchénlǎonéngwèi

jiànchénsuǒhǎocǎoyōuhuāmèngzhōngdào

chìshāzuòwàichénbáishíqīngquányóudiào

yúnhàohàojiāngyōuyōushānrénshuíwèiliú

rénshēngsuīyúnxiāngyǐnjīnménèjūnjiàndōngfāngshuò

鉴赏

这首明代王鏊的《送钟钦礼还会稽》描绘了一位多才多艺的会稽山人钟钦礼,他不仅擅长丹青,诗才也十分出众。他在若耶溪上悠然弄云水,其才华甚至传到了皇宫,受到天子的赞赏和赐封。在文华殿前,他的书法技艺得到皇帝的高度评价,被亲笔列为第一。他的山水画作被赞誉为李营丘和王摩诘之流,得到了内府的珍藏。

然而,钟钦礼并未因此而忘却本心,他感激朝廷的恩遇,但仍表示自己年事已高,无法再有所作为。他钟情于鉴湖的一曲清流,期待着在那里过上闲适的钓鱼生活。诗中表达了他对故乡的眷恋,但也认为在金门这样的显赫之地也能找到隐逸的乐趣。最后,诗人以东方朔自比,暗示钟钦礼的选择既有超脱的一面,也有对仕途的淡然态度。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富有哲理的感慨,展现了钟钦礼的才情与心境,以及对人生选择的深思。

作者介绍
王鏊

王鏊
朝代:明   字:济之   号:守溪   籍贯:吴县(今江苏苏州)   生辰:1450—1524

王鏊(1450—1524)明代名臣、文学家。字济之,号守溪,晚号拙叟,学者称震泽先生,汉族,吴县(今江苏苏州)人。十六岁时国子监诸生即传诵其文,成化十一年进士。授编修,弘治时历侍讲学士,充讲官,擢吏部右侍郎,正德初进户部尚书、文渊阁大学士。博学有识鉴,有《姑苏志》、《震泽集》、《震泽长语》。 
猜你喜欢

题咸阳楼

晚亚古城门,凭高黯客魂。

塞侵秦旧国,河浸汉荒村。

客路飏书烬,人家带水痕。

猎频虚冢穴,耕苦露松根。

墙外峰黏汉,冰中日晃原。

断碑移作砌,广第灌成园。

北马疑眠碛,南人忆钓湓。

桥闲野鹿过,街静禁鸦翻。

滩鼓城隍动,云冲太白昏。

标衣多吕裔,荷锸或刘孙。

吊问难知主,登攀强滴樽。

不能扶壮势,冠剑惜乾坤。

(0)

赠王凤二山人

山兄望鹤信,山弟听乌占。

养药同开鼎,休棋各枕奁。

相逢九江底,共到五峰尖。

愿许为三友,羞将白发挦。

(0)

长安县厅

主人寂寞客屯邅,愁绝终南满案前。

乞取中庭藤五尺,为君高斸扣青天。

(0)

戏酬张鲁封

秋浦亚卿颜叔子,谯都中宪老桑门。

如今柳巷通车马,唯恐他时立棘垣。

(0)

车法肇宗周,鼷文阐大猷。

还将君子变,来蕴太公筹。

委质超羊鞟,飞名列虎侯。

若令逢雨露,长隐南山幽。

(0)

杂曲歌辞·其四桃花行

桃花灼灼有光辉,无数成蹊点更飞。

为见芳林含笑待,遂同温树不言归。

(0)
诗词分类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诗人
湛方生 赵扩 胡舜陟 窦庠 毛伯温 阎尔梅 刘叉 陈谏 李格非 刘光祖 崔融 呼文如 陈耆卿 曹端 陆树声 吕蒙正 辅广 高珩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